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与实体经济共创共赢
本报记者 王 璐

“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离开了实体经济,银行业就失去了生存之本。”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发展的坚实根基。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而生的,金融企业必须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同时,金融创新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使各种金融创新达到银行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的目标。

在北京郊区,很多农民都在用北京银行的“富民卡”,不仅有正常的存取款和理财功能,还可以为农户贷款、还款提供服务。

闫冰竹告诉记者,目前已发放“富民卡”近10万张、涉农贷款近300亿元。北京银行在北京成立郊区管理部,发起设立北京延庆村镇银行、浙江文成北银村镇银行和吉林农安北银村镇银行,服务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行北京市第一单“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启动“5+5惠农行动计划”,推出流动服务车,倾力支持“三农”。

中小企业业务也是北京银行的发展重点,目前已经服务30万家中小企业,在创新产品设计和服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闫冰竹介绍说,北京银行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风控体系。一是坚持利率风险定价。针对中小企业在全行范围内建立统一、合理的定价机制,并适当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尽职免责制度。二是围绕现金流进行审查。围绕企业的现金流情况进行审查,落实有效的还款来源;通过采取跟单封闭操作等方式,锁定企业上下游,有效监控企业的资金流转情况。三是采取组合担保方式。

在采取抵押、担保公司保证等传统担保方式的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组合担保方式,将实物资产抵押、实际控制人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专业担保机构担保、供应链核心企业担保等多种担保手段进行整合,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细化中小企业差异化服务流程,实现中小企业业务批量化运行。

服务薄弱环节对银行来说承担了风险,因为利润不高、经营不稳定。对此,闫冰竹认为,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互利共赢。银行业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实体经济也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金融企业业务拓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实实在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深入研究各个行业内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深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真正用金融的智慧和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这才是金融企业获取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