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株洲普惠制服务 激活中小企业活力
记者刘麟、通讯员李支国

本报讯 记者刘麟、通讯员李支国报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人才匮乏、市场危机等问题,湖南省株洲市近年来构建普惠制服务大体系,激活了中小企业的内生力、支撑力和推动力。2011年,株洲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47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首次超大型企业1.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达80%、75%和95%。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3.8%。

株洲有南车株机、株冶、株硬等国家行业龙头大企业,形成了传统的产业优势,同时也有中小企业6500多家,配套型和传统工艺型占据了半壁江山,依赖性强、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突出。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说:“株洲不但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要创造良好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做精。”该市调整中小企业的服务形式,一改过去点对点、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面向全市所有中小企业建立门类齐全的普惠制服务体系,以大平台环境和稳定的政策制度保障,扶持中小企业良性发展。

从2010年开始,株洲在湖南省率先建成中小企业新型工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在网上开展银企对接、货渠对接,提升企业在线管理支持。这一平台开通至今,注册会员企业超过3000家,点击量超过200万次,市内企业网上获得订单超过10亿元。去年8月,株洲又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小企业创业成长俱乐部和中小企业服务超市。去年底以来,俱乐部以成员单位联保互保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融资逾3亿元。

此外,株洲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依托已有的传统产业优势,建立了轨道交通、中小企业成长、陶瓷等三大产业联盟,促进关联企业进行整体融资、整体研发、整体采购、整体销售,化单个企业的劣势为企业联盟的整体优势,创造了中小企业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新模式。

在保证这些平台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株洲以制度的形式进行固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普惠扶持和服务力度。据悉,株洲今年全面启动“中小企业‘5115’工程”——5年内培养5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100家过5亿元、500家过1亿元、1000家过5000万元的中小型标杆示范企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