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建设性合作有利世界经济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丁一凡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中美经济对话主要围绕着三大议题: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拓展贸易和投资机遇;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

在拓展贸易和投资机遇上,中美双方主要讨论了促进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贸易安排、改革国际规则和全球经济治理、促进投资便利化、鼓励创新和竞争等问题。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全球化特征明显的世界经济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尽管中美两国在很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但双方的经济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自2009年初以来,美国对华货物贸易出口额几乎翻番,对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是美国对其他市场平均出口增速的约两倍;2011年,美国对华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约1300亿美元,支撑着美国国内超过60万个就业岗位。中方则对今年以来美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诸多担心。一是美国成立了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审查中国出口产品是潜在的话题;二是美国国会修改了反补贴法案,而就在美国修改反补贴法案之后,有几个中国出口美国的案子被列入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名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希望此轮对话能够使双边的合作框架、制度基础在稳定中发展,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良好局面,使双边经贸关系走向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知识产权保护是本轮中美经济对话的一个焦点议题。近期美国公布了新一轮301条款名单,将中国列在优先观察的名单中,这表明美方密切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走向。然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美双方都有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主动保护知识产权。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是中兴公司,华为公司则排在第三名,这表明中国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已经变得主动而且迫切。知识产权的议题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更多的是美国单方面的施压,而是双方都有要求的,双方的合作意向也更加接近。

在另一项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问题上,中方两次表示了希望美国放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尽管这一问题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是“老生常谈”,但一些中国专家认为,奥巴马政府所做的是许诺与现实相差最远的。在几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奥巴马政府都许诺要认真审查目录,定出可行的清单。但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受管制产品,原来禁止对华出口的仍然禁止,原来需凭许可证对华出口的仍然需要许可证,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在稳定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改革上,中美双方讨论了如何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和跨境监管合作,如何跟踪跨境资本流动,包括对石油价格市场监管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监管等。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在这个问题的诉求上不尽相同。如中国政府决定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出发点。而美国政府则长期关注人民币的汇率,同时对温州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试点更感兴趣,因为美国的保险业、银行业等金融服务业的行业组织很希望能进入中国市场。另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近年来人民币相对美元一直在升值,但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浮动的空间之后,尽管美国方面认为人民币汇率还有升值的空间,但人民币汇率反而出现了下行的趋势,这也使得中国方面未来继续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的空间,继而让市场完全决定浮动的幅度是可能的。

总的来看,中美是世界上经济分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保持建设性合作对维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及平衡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见中美双方的代表时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