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旅游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花盛开游顺平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吴建章
在顺平县14万亩桃园里,游客们赏桃花、吃农家饭,还能购买到桃木雕刻手工艺品,桃花“盛宴”盘活了乡村经济。 吴建章摄
汇源集团落户顺平,年加工桃、苹果等果品15万吨,可带动果农增加收入3000万元。 吴建章摄

在革命老区河北省顺平县,春天的气息是以漫山遍野的粉红色桃花弥漫开的。

在这沁人心脾的花香里,顺平县第13届桃花节再一次拉开了大幕。蜂拥而来的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游客,12个大型主题活动……这一切,都赋予了桃花更加艳丽的色彩。顺平县紧紧围绕“旅游富县”这一战略,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据了解,“五一”前后,各地到顺平赏花踏春、旅游观光的游客就已突破10万人次。

桃花朵朵引客来

来到顺平县伊祁山景区,满眼都是依山飘浮的桃花,流动花间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意描绘,在顺平县14万亩桃园里展现得活灵活现。

顺平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还是全国知名的“中国桃乡”、“中国苹果之乡”,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该县依托当地万顷桃树资源,借助“中国桃乡”美誉,推出了首届桃花节,将当地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成为全县旅游市场培育的新亮点。

然而,顺平人最初卖的只是纯自然状态下的桃花,以及年产过亿斤的鲜桃。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里人回归自然的热情不断升温,顺平县桃花节生态游这一旅游市场的新亮点也正越放越大:投资320万元,打通了全长14.6公里的伊祁山旅游环线,扩大了三分之二的景区规模;结合项目建设投入1200多万元,伊祁山景区新修了迂回蜿蜒的人工河道、观花台、垂钓园、游乐园等;重新定位“桃花节”并演绎为内涵多元的“地域名片”,经贸洽谈会、特色农产品展示……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不但充实了桃花节庆活动的内容,更成为展示顺平资源优势和良好投资环境的靓丽“名片”。

如今,这张“桃花名片”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已远远超越了节庆活动的内涵,它推介的是资源,吸引的是财富,孵化的是产业。经过招商引资,2002年汇源集团落户顺平,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元,仅7条现代化果蔬汁生产线,年加工桃、苹果等果品15万吨,可带动果农增加收入3000万元。

从粗放经营初级农产品,到精心打造乡村旅游,从首届仅3万游客人次到近年的30万游客人次,从单纯的赏花到玩、购、娱于一体等,顺平桃花节在河北乃至全国正越叫越响。

农家乐里乐农家

在伊祁山脚下的“谭记饭店”里,农家乐老板谭红伟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桃树一般年份最多能卖3000元,赶上好年份也就是4000多元。办起农家乐后,就算每天只接待10桌客人,坐10个人,按每人消费30元计,就是3000元——“一天等于一年啊!”

沐浴着山野清风,携侣结伴穿山进园,赏乡村美景、吃农家饭、做农家活、睡农家铺……观光农业带给无数人观光休闲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独特感受;家庭旅馆、农家宴……生态旅游成为顺平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条途径。

思路的转换引发了“农家乐效应”,一大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乡果农,转身成为桃花的经营者。山区桃农有的借机办起了农家乐,有的建起了停车场,有的卖起了草柳编、黑枣、野菜等土特产品,有的在设施大棚内搞起了桃、杏生态采摘,因此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目前顺平旅游定点的农家乐有200余家。

桃花“盛宴”的经济意义,不仅体现在表层的乡村旅游收入,更在于聚合八方人气和巨大品牌效应,实现了从一产到三产的“漂亮转身”。该县充分利用桃花节的契机,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以“桃花节”为龙头,推出了赏桃花享田园乐趣,逛庄园解读清代民居文化,游伊祁山寻根问祖,逛龙潭看秀美山川,果品采摘生态游等精品旅游项目,逐步形成了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新格局,带动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据了解,每年桃花节期间,旅游人次就达30多万,创经济社会效益3000多万元。

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升级,顺平县把农业与旅游成功嫁接,既开辟了旅游业新领域,又拓展了农业发展新空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双赢效果。

巧手雕出新产业

几十个雕刻师又是凿子、又是锤子的,正在桃木上精雕细刻。那些本来是被扔掉的废旧桃木几经雕凿,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九龙宝剑、桃木斧等桃木工艺品,或龙、或马、或斧,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是记者在河北省伊祁山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每年桃花节期间,到顺平观花的游客达数十万人次,桃花美景使游客留连忘返,但除了游桃花园,吃农家饭外,因缺少旅游纪念品,游客往往空手而归,让人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该县残疾农民刘继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从桃花节节庆活动找准了市场,2004年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河北伊祁山工艺品有限公司,从全国各地聘请了十多名高级雕刻师,并培养了几十名当地农民,利用桃木设计开发手工艺品。这些产品造型古朴典雅,惟妙惟肖,雕刻精细、自然,花纹诱人,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各地游客喜爱。产品除销往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外,还远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年产值达到了6000余万元。

以桃文化为主打、以伊祁山公司为龙头,顺平县的桃木雕刻产业正越做越强,顺平旅游纪念品市场也正越做越大。保定“金三宝”、河北省第三届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金奖、第十二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名优农产品……一项项荣誉,成为顺平县桃木雕刻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之路的最真切见证;以木雕产品为主的旅游商品,也成为顺平桃花节节庆活动中最突出的“顺平符号”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