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阳机床:
跻身一流靠创新
本报记者 李景录 孙潜彤摄影报道

“扭转产业空心化”、“成为高端核心层”、“代表国产机床水平”……4月中下旬,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12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国内外众多专家及重点领域采购商给沈阳机床做出这样的评价。

沈阳机床短时间内超国际先进,跻身世界一流,凭什么?答案就四个字——自主创新。为此,记者马不停蹄从北京到南京,从南京到上海,再到沈阳机床大本营,用镜头诠释该企业领跑创新的奥秘。

技术上开门创新,分兵突破。

在行业内,沈阳机床最早牵头组建“数控机床技术创新联盟”,除总部外,沈阳机床把研发设计的支点分设在上海、北京和德国。仅企业编外的科研人员参与攻关协作的就有500多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显现出强大创造力:沈阳机床打破国际垄断,相继攻克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等制约国产机床多年的瓶颈,“中国芯”(“飞阳”牌数控系统)首次批量应用在国产机床上。

贴近国家需要、贴近市场需求凝聚创新力量。

沈阳机床有两个行业首创,一是机床4S店,一个是客服呼叫中心。创新与服务都基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他们摒弃华而不实的创新枝节,并从普通机床制造抽身而出,把几十亿的普通机床产能通过外部转移实现品牌输出,从而把力量集中在国家重大课题和中高端产品突破上,以市场指挥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高技术切入,低成本呈现,管理创新赢得“蓝海”。

典型案例是沈阳机床的“立加模式”,这个新成立不久的沈阳机床分公司能将高效生产、飞速更新做到同业翘楚,生产出TC500R型数控机床,堪称苹果iPhone、iPad等产品的生产“母机”,奥秘在于一个以“80后”组成的创新团队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永远快一拍”的敏锐反应。在沈阳机床随时随地可见外国专家、技师与员工切磋琢磨,引进外脑和先进管理经验是助力企业快跑的又一只翅膀。

图①:沈阳机床中央设计研究院研发小组成员对国家重大专项GMC550u机床进行三维设计总体方案论证。该设计研究院是沈阳机床研发的核心中枢,它整合了国内外的研发力量围绕国家重点课题进行攻关。

图②:沈阳机床客服呼叫中心员工周静正在受理客户需求。从市场需求倒推创新取向,沈阳机床坚持“客户化”原则,首推的客服呼叫中心成为行业典范。

图③:沈阳机床中捷机床有限公司员工宋孝华(左)、吴永正在调试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主轴头精度。该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模具制造,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图④:沈阳机床中外专家对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中国芯”——“飞阳”数控系统功能情况进行研讨。数控系统可谓数控机床的心脏,沈阳机床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飞阳”数控系统终结了国产机床“空心化”的历史。

图⑤:在2012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南京)现场,全国劳动模范、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介绍沈阳机床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及新技术和新产品。

图⑥:在2012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推出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效精密动梁龙门加工中心设备,受到中外客商关注。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