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种推广 点石成金
本报记者 刘 麟 通讯员 龚卫国

乡村4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月24日,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乡间小路两旁,柑橘已是一片翠绿,田野里是成片的水稻田,远远望去,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今年,我承包了690亩田种水稻,在购买种子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湖南省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深两优5814’,种超级稻,品种好、产量高、效益好。”正在田里育秧的土桥乡麦元村种粮大户杨世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超级稻就是有优势,我去年种了300亩的超级稻,亩产量平均650公斤,除去开支收入达到30万元。尝到了甜头,今年选用了省农业部门主推的新优品种,估计每亩可增产100公斤,而收购价可达150元/百斤,这样算的话增收十几万元是没有问题的。”望着翠绿的秧苗,杨世川似乎看到了今年的可喜收成,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和杨世川一样,在芷江县有成千上万的农户选择良种。近年来,芷江积极引进“Y两优1号”、“新两优6380”、“深两优5814”等多个超级稻新优品种,在多个乡镇进行水稻新品种推广、超级稻品种引进示范种植、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试验示范,并开展超级稻技术培训。目前,该县已在芷江镇建立了万亩优质超级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麻缨塘乡建立了优质稻标准化栽培示范园,28个乡镇都确立了500亩至1000亩的超级稻示范片。

一湖四水,沃野千里。作为农业大省,湖南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科技“嫁接”湖湘农业,湖南省统筹省本级70%的农业科技经费,设立重大科研攻关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扶持超级杂交稻、种业、生物工程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技术研发,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奇迹,2011年,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百亩连片亩产达926.6公斤,巩固了湖南省水稻科研的世界领先地位;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的柑橘酶法去皮和脱囊衣、复合酶除苦味等新技术,获8项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湖南省因此成为国内重要的柑橘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省农科院攻克无公害蔬菜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大幅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和农用化学品残留……还有湘杂棉、双低油菜、湘黑猪、湘研辣椒、蚕桑等新品种的研发,极大推动了湖南农业的发展。

为了显示科技点石成金的魅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湖南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2011年,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畜牧兽医水产科技成果普及率达85%,科技对湖南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跨上了55%的台阶。同时,为加快良种的推广,从2005年开始,湖南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连续7年牵头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累计选派4579名农业科技带头人下乡传播科技,推广科技良种,发展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200多家,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抓手,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加工等技术,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良种良法到田、农机农艺下地,湖南省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以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6%的粮食。全省稻谷总产稳居全国第一,生猪外销量居全国首位,油料、柑橘、烤烟、茶叶、淡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