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句名言:“你在厨房里看见一只蟑螂,那多半不会只有一只。”这是浑水公司等做空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寻找和追捕猎物的逻辑。眼下,从这个空头逻辑衍生出的漩涡,席卷了几乎所有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既然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蟑螂,那么大家都有被当做蟑螂被拍死的可能。
“浑水”们在美国市场的所向披靡令人胆寒:在他们的合力围剿下,截至去年年底,在美国上市的254家中国企业中,仅16家公司全年获得正收益,其中超半数公司股价跌幅超过50%,有28家公司被勒令退市,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当年赴美IPO的11家。
有一些专家建议,从美国市场私有化的中国概念股可以转到香港市场,因为“香港市场离境内资本市场比较近,估值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高,而且从法律层面上操作难度也不是很大”。孰料话音未落,“浑水”劈头“泼”过来了。浑水公司宣称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包含欺诈指控的报告,向越来越多的香港上市公司发起袭击。
故伎重演,一击即中。从3月初开始,截至4月10日,在港上市的167家内地公司中,有132家公司股价下跌,其中有18家公司的股价腰斩。今年以来,在港上市的内地18只新股半数破发。
“浑水”们怎么能如此强大?或者说,内地企业怎么会如此脆弱?
其实就市场站位而言,空方本来天生弱势。“作为空头,你需要比长线的多头更聪明,才能赚到钱。”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的这番话绝非炫耀,而是实情。“因为整个证券市场的设计初衷是为长期持有和股票升值而设计的。长远来看,股价上行会有很多支撑因素,做空者要成功,会困难得多。”即使在成熟市场上,空方的“乌鸦嘴”并不招人待见,正如有本描述空头操作的书,名字就叫做《没人理睬》。没人理睬事小,万一遭遇市场轧空,全军覆没,赔个底儿掉。
做空不易,做空成功更不易,一连串的做空成功尤其难上加难。而浑水们居然做到了。究其根源,还在于一些被做空对象的“高度配合”。
一是部分海外上市中国企业自身存在财务管理不够严谨、公司治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使其初步具备了成为空头猎物的特征。
回顾空头对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的狙击,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流水线”作业:以盯上一些财报数据“好到难以置信”的公司为开端,以出现审计机构或CFO拒绝在财务报告上签字负责等为导火索。这次在香港市场几乎是这个模式的翻版:因会计师事务所辞任等原因,导致20多家内资香港上市公司延发年报,引发了市场对于内地民企整体的信任危机。
而去年经济环境导致了业绩不佳、应收账款暴增等问题,为空头找到了发起围猎的理由。据香港媒体总结,被“洗仓”的内地民企通常有如下特征:业绩倒退或不及预期,如碧生源业绩由盈转亏;存货大增、现金流或应收账出问题。如熔盛重工应收账同比飙升10倍;减派息比例或暂停派息;配股抽水,等等。
二是部分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缺乏国际资本市场理念和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单薄。
许多上市民企对资本市场认识不清,以为IPO完成融资就万事大吉,忽视了对自身形象的维护。既然选择了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就没有理由不随时接受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挑战。而一些内地企业受到突袭后的反应,或语焉不详,或沉默失语,都正中空方下怀。
没有哪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希望遭遇市场做空。但既然被裹挟进这滩“浑水”,与其一味以“阴谋论”斥之,不如痛定思痛,冷静思索对策。
首先,踏实做事、不做假账。说来简单,但这是防范空头袭击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展讯通信曾经被浑水唱空,股价跌幅一度超过30%,但最终以漂亮财报迫使空头认输。
其次,适应市场,主动出击。市场多空转换自有其规律,应该克服畏惧心理,抓住空头力量消耗的空当主动出击。最近,在港上市的傅氏科普威、旭光新材料和分众传媒被浑水点名后,股价并未出现与此前被质疑中国概念股股价一样的应声暴跌。市场分析认为,浑水再度做空的威力已经有所减弱。美国媒体称,“市场似乎要看到实际的证据才会决定要不要抛。”在遭遇莫须有的质疑之时,如果在第一时间进行澄清,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市场的纠偏。
浑水冲击过后,只能是清者自清。祸兮福所倚。相信那些能经受考验的公司,会得到理念和能力的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