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水泥行业,不能再一味追求量的增长,而要追求质的提高,追求从原来的“量本利”到“价本利”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让2011年水泥行业的利润可观。在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水泥行业为什么还能取得好效益?这与行业兼并重组的新理念有关。对于业内龙头企业来说,运转率低并不是坏事。因此,水泥行业在原材料行业中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去年的最大亮点。
今年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增速在下降;二是由于新增产能过多,今年集中释放,造成业内竞争更加激烈;三是今年的气候是倒春寒,雨季造成项目无法开工,从而影响了水泥需求。目前,水泥行业市场需求并未减少,但在近年来2000多亿元的投资拉动下,增长产能需要集中释放,产能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从而加剧了竞争。特别是很多新厂以前没有固定市场,投产后乱打乱冲、低价倾销,扰乱了市场秩序。再加上气候的原因,造成一季度情况不景气。
从具体指标来看,一季度水泥价格回落比较大,有些地区最低到过200元/吨。目前水泥价格低于300元/吨,企业就会亏损。为此,日前水泥协会将国内十五家大水泥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共识,希望能把增量控制住,把存量优化,淘汰落后,加快进步。据了解,有些地区已采取措施,例如陕西省近日已经调价,相信水泥价格会合理回归。
天气转暖以后,水泥行业的严峻形势已经开始缓解。对此,业内应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信心来源于何处?第一,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要想实现7.5%的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能低于17%。高涨的投资增速势必会带动市场需求。第二,水泥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在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水泥企业上半年会从量的提升向质的提升方向发展。
所谓质的提升,不仅指提升产品质量,还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提高能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率上。目前能源价格高涨、资源紧缺,假设过去用一吨煤可以创造100元的效益,现在要争取创造更高效益。创效益不能只靠提价,重在推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过去资金流动的运转周期可能是100天,现在就需要降到90天甚至80天。在水泥行业的产业链中,下游的混凝土行业资金回笼比较困难,因此水泥行业将加快对混凝土行业的整合,从而实现资金周转加快。
二季度,水泥行业的状况会好转。从需求来看,农村农田水利、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以及保障房建设的不断进行,将对水泥需求拉动明显。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没有特殊情况,水泥市场需求不会萎缩。所谓需求不会萎缩,是全国性的。但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由于高速铁路已经成网,建设基本完成,今年会出现局部性水泥需求萎缩。中西部地区需求仍处于旺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