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耕细盘点 收成早把脉
黄俊毅
4月13日,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岭南村的农民正在养护田间灌溉渠道,确保春耕生产用水。 刘浩军摄
在江西省鄱阳县乐丰镇茨山村,全省150名农业部门负责人现场学习该村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经验,全县今年早稻集中育秧面积4298.4亩,可供11万余亩水田栽植。 孙文忠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春耕情况,可大致判断全年粮食生产形势。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如何呢?记者深入田间,访春耕,探亮点,寻答案。

亮点一:水塘大清淤

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普遍开展水塘清淤行动,可谓今年春耕一大亮点。

在湖北,7万多名干部,1.5万个工作队,下到全省2.6万余个村,清淤80万口塘;在安徽,投资150亿元,挖塘43431口,清河沟5032条;在江西,冬春清挖塘泥,疏通“最后一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

水塘清淤有那么重要吗?有。去年“旱涝急转”就是明证。

据国家防总介绍,去年“旱涝急转”,全国有31个省份4.8亿亩耕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原本气候湿润的安徽、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也发生严重旱情,导致2134万人饮水困难。

之所以“旱涝急转”,是因为水塘淤塞了。在南方一些农村,百步之内,必有水塘,数量庞大,总库容惊人。即使遇上极端干旱,将塘水蒸干,随后几天降下全年雨量,也仅仅是将塘重新注满,一般不会发生旱涝急转。据记者了解,由于连续多年没有清淤,水塘淤塞在全国不少农村属于普遍现象。湖北省水利部门去年摸查发现,全省约100万口水塘,由于淤塞严重,总蓄水量不足原库容的60%。据四川省水利部门统计,全省山塘43.27万处,70%淤积。湖南全省山塘138万处,亟待清淤123万处,占总数近90%。湖南省长沙县曾做过调查,全县水塘40797口,仅因平均厚0.5米的淤泥,就损失库容27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3个中型水库。如果没有淤塞,全国水塘能蓄积的降水该多么惊人!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顾斌杰告诉记者,灌区单产是旱田的2.9倍,我国在占耕地面积一半的有效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小型农田水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37%,水塘大清淤有利于今年粮食稳产增产。

去冬今春水塘清淤大行动,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记者在湖北省蕲春县看到,村村清淤,热火朝天。全县筹资5260万元,投入机械890台套,县委书记徐和木告诉记者,全县群众踊跃参加挑塘泥义务劳动,目前已清塘5050口。

亮点二:流水线育秧

在流水线上育秧,可谓今年春耕另一大亮点。据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透露,今年中央财政首次专项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早稻主产省开展集中流水线育秧。

流水线育秧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有利于推广机械化插秧,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恢复双季稻,保障粮食安全。

春耕人手不足、种田后继乏人现象,在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种田比较效益低,直接导致双季稻锐减、直播盛行、农田抛荒。南方一个水稻大省1990年双季稻2458万亩,2011年只剩1164万亩,不足当初的一半。据国土资源部调查,目前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有近3000万亩。

可以说,我国水稻产区最急需机械插秧了,然而,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为21%,远低于小麦主产区近100%的机播率。水稻机插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农民一家一户下种,标准难统一,不适合机器插秧。

据测算,步进式和乘坐式插秧机作业效率,分别是人工栽插的11.5倍和30倍。湖北省蕲春县农机局局长胡敏告诉记者,机器插秧不仅轻松高效,而且能保证每亩秧苗16000穴。手插一般只有12000穴,直接影响产量。政府大力倡导标准化流水线育秧,可谓切中要害。

今年春播,南方水稻产区积极推广集中流水线育秧,由原来的供种变成供秧,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分散的农户提供代耕、代育、代插等作业,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分散育秧缺劳力、缺技术等问题。

记者在安徽省霍邱县宋店乡看到,全乡3万多亩水田育秧,46岁的王厚云一个人全干了。他在屋里装了5条播种流水线。5条流水线每小时可以播种3000盘,16盘秧就能插一亩田,相当于一小时播种190亩。安徽省农委种植业局局长牛运生说,全省选择了30个县,每县扶持建起3到4个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每个标准化育秧工厂,覆盖大田机插面积2000亩以上。全省集中示范面积30万亩左右,带动机插秧500万亩以上。

据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焦泰文介绍,今年湖北投入2000万元支持早稻集中育秧,资金是去年的两倍。实行集中育秧后,农民只需备好大田,请机械插秧,可以省秧田、省用种、省劳力、省投入,增产量。去年全省早稻提高到520万亩,今年可望再上台阶。

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告诉记者,支持早稻主产省开展集中流水线育秧,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水稻机插比重偏低、直播稻面积较大、基本苗不足等问题,通过因地制宜推进“单改双”,今年力争早稻面积稳定在8600万亩以上。

亮点三:种子单名制

4月15日,农业部发布的《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正式施行。从此以后,一个农业植物品种,无论是申请农作物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还是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或是直接进入生产、销售环节,始终只能使用同一名称。

种子单名制,为何可列为今年春耕一大亮点呢?这是因为种子市场乱象丛生,单名制切中了时弊。

“种子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乱!种子生产商很多,品种又多又杂。我们卖种子的都晕头转向,更不用说种田的农民了。”种子零售商徐红星说。徐红星在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开了一家小店,卖了近10年的种子。由于品种太多,经销网点也多了。在刘河镇街上,像徐红星这样卖种子的商店有20多个。其实,一条街上20多个种子店并不算多。记者在吉林省蛟河市建设路看到,百米之内,有六七十家种子店。

据记者了解,在南方水稻产区,一个县,水稻品种一两百个,甚至三四百个,属于普遍现象。安徽省霍邱县农委主任张敏昌告诉记者,整治前,霍邱杂交水稻品种多达368个。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表面上看,我国杂交水稻品种很多,但同质化非常严重,遗传背景单一。众所周知,遗传性单一不利于抗病。单一品种易导致疫病大面积流行,威胁粮食安全。

“品种太多太杂,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技服务难度,也不利于标准化育秧、机器插秧。”湖北省蕲春县农技中心主任钱太平说。

针对种子乱局,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开展了春季市场专项检查行动,走访了10个省51个乡镇543个经营门店,发现种子市场存在未审先推、标签不规范、一品多名、档案不完整等突出问题。随后,3月14日,农业部就发布了《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并将正式施行时间定为4月15日,困扰农民的种子“一品多名”、“一名多品”问题,可望从根本上解决。

粮食可望稳产增产

我国粮食去年总产11424亿斤,连续8年增产,农业部要求今年稳产1.05万亿斤,目标能否实现?从春耕形势看,这一目标可望实现。

首先,水塘大清淤,有利于今年粮食稳产增产。今年春耕气候条件差强人意,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春耕季节,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回暖慢,气候条件差于上年;东北、西南旱情持续,华北、黄淮、江淮、华南部分地区出现春旱,影响冬小麦返青和起身拔节;南方大范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对油菜生产不利,影响早稻播种育秧。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去年那种大范围连旱几个月,随即旱涝倒转的极端气候,今年再现的概率很小。即使今年再现,由于水塘大清淤,农业生产所受影响将显著降低。

其次,集中流水线育秧,可推广水稻机插,促进双季稻播种,解决直播稻面积较大、基本苗不足等问题。由于大力倡导流水线育秧、代耕代种,各地双季稻恢复态势较好。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早稻可达8800万亩,比上年增加170多万亩。其中,湖南增加70多万亩,湖北、广西分别增加30多万亩,安徽、江西、广东也稳中有增,其他省基本稳定。以湖南省为例,全省减少早稻直播200万亩以上,机插秧面积增长近20%。

最后,种子单名制,有利于农民选购良种。往年,由于种子多如牛毛,仿冒严重,农民买错种子、买到劣种的现象普遍存在。去年有个种粮大户,因为买的种子不适合本地气候,200多亩早稻晚熟半个月,以致错过晚稻插秧季节,下半年只好抛荒。今年随着《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施行,种子市场“多、乱、杂”问题可望规范,有利于粮食稳产增产。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