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空猎鹰:一次次挑战极限
本报记者 张 忱 通讯员 赵启洪 蒋 龙
牟春江准备起飞。他创新的“19小时训练法”,让飞行员只要3个飞行日就能完成原本需要5个飞行日的训练量。 谭 超摄

国防聚焦

2005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空降兵直升机大队,从驻港部队轮换到内地的牟春江接受了到偏远山沟中再次“创业”的任务。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转业到民航后年薪40万的工作,也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结束8年分居生活的机会。这之后,仅用7年时间,他把一支新组建的直升机部队打造成了过硬的“低空猎鹰”,被空军评为“优秀航空兵师团长标兵”,被4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2008年,新型直升机列装不到半年,空降兵某直升机大队就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2009年,国庆大阅兵,机群米秒不差掠过天安门上空,列装第二年实现了战术编队飞行目标;2010年,“空剑—2010A”多兵(机)种联合演习,填补两型直升机高原飞行10多项技术空白;2011年,“前锋—2011”实兵演习,展示低空突防、火力清障等新战法,初步形成了立体作战能力。

一支组建仅7年的直升机部队,4年实现战斗力“四级跳”,奥妙何在?这得从大队长牟春江说起——

“不能把五尺长枪当匕首练”

“直升机在空降作战中的应用还是一个空白,我要开拓这个领域,让空降兵成为‘低空猎鹰’。”这是牟春江受命组建直升机大队的初衷。

2010年9月,多兵机种联合反恐演习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展开,空降兵直升机大队担负突击任务。而大队装备的两型直升机不属于高原机型,虽然理论飞行高度在4000米以上,但能否在高原地区飞行是个未知数。生产厂家保障人员认为不行,许多同志更是谈飞色变。

牟春江说,“别争了,我先飞”。进入高原演习区域必经阿尔金山与祁连山连接处的当金山口,谷底海拔3700米,两侧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山口最窄处不足百米,被称为“鬼门关”。牟春江带领机组驾机径直爬升到3900米高度,沿着曲折的山口谨慎前飞。突然间,直升机猛地下沉,高度表显示:5秒内一下子跌落了100米。“这是风切变。”牟春江冷静地分析,“在山谷口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机组人员稳住心神,直升机又开始慢慢爬升……刹那间,险情再次袭来:“报告大队长,发动机温度100,滑油97.8,飞机已接近极限!”副驾驶邓超报告。“再坚持一下,如果温度继续上升,立即返航!”牟春江说。机组人员分头严密监控。漫长的15分钟之后,直升机终于飞越山口。

这次飞行,直升机大队穿越了数百公里高原无人区,总结出高海拔地区直升机的爬升性能、耗油率、最大航程、速度范围等100多个重要参数,填补了两型直升机在高原地区飞行的10多个技术空白。

2011年8月,大队首次开展武装直升机导弹发射训练,第三枚导弹刚一射出,却在直升机前方约40米处意外爆炸。紧急排查证明,这是一次“掉弹”故障,“导弹有一定故障率,属于正常”。还接着打吗?打,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不打,就不可能形成战斗力。牟春江坚定地说:“飞行员应该有挑战和奉献的勇气,不能把五尺长枪当匕首练,打!”,半小时后,牟春江驾驶直升机再次升空,火光一闪,导弹飞出后直扑目标。在他的带领下,飞行员们接下来打出了4发4中的“满堂彩”。

“提高战斗力才是最大的安全”

直升机在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作用凸显。“谁也没有‘老本’可吃,昨天的‘拿手戏’,今天就可能成为‘老皇历’。”这是牟春江笔记本上的一句话。

牟春江引进的直升机信息化模拟指挥平台、火控操作模拟系统、全状态飞行模拟机等多套信息化设备,使直升机大队成为全空军惟一一个配备整套模拟训练系统的单位,改变了传统的飞行训练模式。

牟春江创新的“19小时训练法”,让飞行员只要3个飞行日就能完成原本需要5个飞行日的训练量。新飞行员刘铭说,“按照这个进度,我明年年初的飞行时间就可以过百”。

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牟春江把浓雾、大风等恶劣气候视为绝佳时机,把山地、峡谷等复杂地形当作模拟战场,突出超低空突击、接力出航、编组掩护打击等高难度科目训练。在训练中,每个架次的飞行都要变换5个以上的训练背景:电磁攻击、雷雨袭击、突遇气流……他还在夜航中增加了临时改航、野外着陆、无灯着陆等训练方案,大大提高了夜航训练难度。有人说,没必要自找麻烦,增加安全风险。牟春江说,“提高战斗力才是最大的安全”。

有勇气不等于蛮干。夜航训练中,牟春江每次都亲自带飞,结合高度、方位、障碍物等因素讲解飞行注意事项,大大减轻了新飞行员的心理负担。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夜航训练科目全部顺利完成。

铸硬拳头,只为致命一击。2011年9月份,空降兵、装甲兵、炮兵、空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诸军兵种实兵实装展开对抗演练。牟春江率领机群飞抵“敌方”机场前沿,遭遇防守火力猛烈攻击。牟春江一声令下,4架武装直升机迅速进入了攻击航线并高速俯冲,火箭弹准确击中目标,“敌”防御火力点顷刻被摧毁。紧接着,4架运输直升机搭载空降兵特战队员突临“敌方”指挥中心上空,快速垂降,发动进攻,短短10分钟就夺控“敌方”指挥中心。

这次演练表明,空降兵直升机大队立体作战能力已经初步形成。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