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W文化漫笔
涉艺开智 习书识礼
陈辛之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书法也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礼仪的丰富内容,一横一竖、一点一顿之间无不渗透着礼仪教养的学问。有很多人在各种著述中谈及于此,却鲜有专门研究的著作;大家都知道书法与礼仪密切相关,却又总是停留在一个隐约的感知层面上,缺乏某种系统的理论认识。比如字里渗透的礼仪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景舜逸先生这样举例解释,“飞”(繁体)下边一横为主笔;“东”字一竖为主笔;“在”字一撇为主笔;“道”字一捺为主笔。主笔立定,共布局、结构、势展、操纵、力撑皆主笔左右上下呈拱向之。他说,清代朱和羹在《临池新解》中就曾阐述过字中主宾的关系:“作字如应对宾客。一堂之上,宾客满座,左右照应,宾客不觉其寂,主不失之解,作书不能笔笔周到,笔笔有起讫、顿挫、滑过,如对宾客之失其照顾也。”这也说明主宾之句既相让又相助之意,这不仅是作字的法度,亦是做人的礼仪准则。

景舜逸先生把他多年的研究写成著作,我国首部书法礼仪学著作——《书法礼仪学》便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此书是景先生集40多年的书法研究和教学之悟,用5年时间编著而成的。

据笔者所知,几十年来,为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学习书法的特点,景舜逸先生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专院校和老年大学讲授书法。在教学中,他始终围绕着书法礼仪来解读汉字,力争用这把钥匙打开博大精深的书道之门,诠释书法承载的国学。他觉得,当代家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课本上的文化知识亦不断丰富,然而,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双亲的过分呵护,父母工作上的紧张压力,容易忽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而孔子早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因此,通过习书法得到“润物细无声”般的训练,进而增强审美意识、提高礼仪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正因为如此,景舜逸先生在《书法礼仪学》中不仅提出了如“国学乃民族精神之本”、“涉艺开智”、“书法教育就是礼仪教育”、“习书识礼,行为世范”的观点,而且对“礼仪与书法”、“书法与性格”、“书法与哲学”、“书法与几何”、“书法与舞蹈”、“书法与文学”、“书法与军事”、“书法与科学”、“书法与人生”、“书法与长寿”等的关系都进行了精到的阐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