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也免不了头疼脑热看个小病。一旦遇到这样的小事,居民最想的就是怎么能最快找到相关的服务点。如今在北京市的许多街道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实现了“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的愿望。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源自基层政府的创新管理,2010年北京在全市推广。它包括两方面内涵: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能够享受到购物、餐饮、日常修理、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服务;另一方面,社区服务站等政府服务平台在15分钟内就居民的当面或电话服务申请、咨询事项给予办理或答复。
北京市在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时将服务内容划分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和特色服务,同时又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针对辖区主流群体,关注社区孤老、残疾等困难群体,把强化为老服务、开展助残助困、满足居民基本需求作为服务保障的重点。鼓励各街区依托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服务站点,大力扩展居民急需的特色服务项目,“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基本服务应有尽有,个性需求能保就保”。与此同时,各街区把社会服务商纳入社区服务签约商,对其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监督、奖励和退出机制。通过街道认证的各服务商,不但要主动开展送货上门等便民优质服务,还要价格优惠,保证质量。
历经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市已有409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共覆盖160多个街道(地区、镇)的575个社区,620万名社区居民能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享受到“看单点菜”式的社区服务。今年服务圈将达到645个,到2015年基本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全市60%以上城市社区的目标。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民生的大舞台。把社区这个“家”搭建好、经营好,让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核心。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群众的切身需求出发,不断规范社会服务管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就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