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绝地沟油, 少不了经济手段
杨开新

据报道,为斩断利用餐厨垃圾非法提炼“地沟油”的黑色产业链,郑州成立了政府认可的收油队,将收到的餐厨垃圾用来生产生物柴油,但却收效不大,遭到不少餐饮企业的抵制。而当地私人收油队仍然“生意红火”。

看到这个消息,不禁让人感慨。成立正规收油队的初衷是“关后门、走前门”,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但事与愿违,油收不上来,不少新建成的生物柴油工厂也因此处于半停产状态。

正规收油队遭冷遇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利益问题。据了解,回收企业取得许可证后,就能按照相关政策无偿收集餐厨垃圾。但私人收油队会根据餐厨垃圾的含油量,开出每吨数千元的价格,餐饮业主大多难抵“利诱”。

由此可见,针对地沟油问题,在加大打击、取缔非法加工窝点力度的同时,还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多管齐下。早些年,日本也曾有过“地沟油”危机,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门费用,补贴给提炼生物柴油的企业,让其收购价格高于非法加工企业,非法收购者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地沟油”问题也自然消失了。

日本的作法值得借鉴。我们在回收利用餐厨垃圾方面也应考虑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在收集、运输、生产、销售等环节对正规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对配合正规收油队的饭馆给予适当奖励。这样才会使餐饮企业从“要我交”变成“我要交”,使这个“地下行业”走上台面,步入良性循环。

“地沟油”问题群众关心、社会关注,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应充分运用包括经济手段在内的多种措施,让餐厨垃圾这个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实现物尽其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