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粮食安全离不开水利保障
——访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占义
本报记者 黄俊毅

今后粮食增长和解决灌溉水资源短缺问题,都必须依靠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生产效率

记者:保障粮食安全为什么离不开水利?

高占义: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靠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生产效率。

目前,全世界的总耕地面积为15亿公顷,其中11亿公顷为雨养耕地,无任何灌排设施,2.1亿公顷耕地有灌溉设施,1.3亿公顷耕地有排水设施,0.6亿公顷耕地有灌溉和排水设施。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干旱和洪涝事件在显著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今后需增加的粮食产量中,80%至90%将来自有灌排设施的耕地,只有10%至20%来自雨养耕地。

记者:当前全球的农业水利形势怎样?

高占义:农业灌溉用水约占世界总供水量的70%,每年约为28500亿立方米。此外,雨养农业每年用水量为64000亿立方米。目前,世界用水量增长的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一方面,世界上粮食不安全人口在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同行业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灌溉用水常常受到严重挤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干旱、洪涝灾害事件在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对灌排工程的改造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设施是提高农田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础设施,今后粮食增产和解决灌溉水资源短缺问题,都必须依靠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生产效率。

记者:怎样才能妥善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农业水利问题?

高占义:在第六届世界水论坛大会上,国际灌排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些目标和对策。其中包括,到2020年,亚洲雨养农业单位耕地面积生产率在基准年2005年至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15%;雨养农业单位降雨量的粮食生产率在基准年2005年至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15%;全球灌溉用水效率在基准年2005年至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15%。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