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倪家营乡的致富路
本报记者 吉蕾蕾

记者日前来到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乡,水泥大道直通到户,整齐的房屋坐落在大道两旁,贴着白瓷砖的两层小楼房随处可见。

“一边搞玉米制种,一边搞养殖,我家的生活现在是越来越好,去年纯收入大概5万块钱。去年底还花了15000块钱装了简易‘中央空调’,把土炕变成了席梦思床,再也不用跟以前一样,为取暖一家人挤在一张土炕上了。”汪家墩村村民陈发团欣喜地告诉记者。

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给倪家营乡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草畜产业的兴旺,在制种和养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倪家营乡汪家墩村村民黄继军说,“玉米浑身都是宝啊,制种父本授粉完就能砍掉当青贮饲料,母本收割完了以后,把秸秆粉碎当粗饲料,3亩玉米制种田的秸秆就能养1头牛。这1头牛的粪肥能当2亩田的有机肥,肥力足得很,1亩地还能省50元化肥钱”。

倪家营乡党委书记顾学龙告诉记者,倪家营乡的农民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同时都兼顾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种玉米收获后的秸秆能够提供丰富的饲草,牛羊的饲草得到了保障,而牛羊粪肥又可以还田,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而且增加了田里的有机质。”顾学龙说,“循环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农户,他们都已经尝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甜头。”

据了解,玉米制种的农户家家户户都搞养殖,用玉米制种剩余秸秆做饲料养殖牛羊,利用牛羊粪肥发展户用沼气,沼渣沼液不仅可以还田,还可以作为设施蔬菜栽培的有机质,从而建成了“玉米制种—秸秆饲草—养殖业—粪便生产沼气—沼气发电—沼渣肥田—沼液防虫”等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这样,自然资源得到循环高效利用的同时,玉米制种农户也都得到了循环农业带来的好处。

倪家营乡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临泽县的一个缩影。2011年临泽县玉米制种面积达28.7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2%,产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12%。临泽县农委主任李长秀告诉记者,2011年,全县青贮氨化玉米制种剩余秸秆近24万吨,全县沼气用户达1.33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0.4%,每年平均能为每户节约煤、电、化肥等费用2000多元。

玉米制种产业一直是临泽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没有玉米制种产业,其他产业也就成了无水之源。”临泽县委书记王洁岚说,要坚持发展玉米制种业,通过“种—养—沼”的循环利用,趟出一条“玉米制种—秸秆再利用—草畜养殖业—温棚果蔬业”循环的致富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