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山文化浪花朵朵
本报记者 罗 霄 通讯员 付国明 王庆利

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有一个美丽的达里湖,湖里有一条飞鱼名叫雅罗,能跃出水面变为美人鱼,美丽善良。当她看到美丽的达里湖湖水因连年下降就要干涸时,便下决心进行拯救……

这个美丽的传说,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雅罗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动漫电影《飞鱼雅罗》的背景题材。将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搭建平台培育文化沃土,是松山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飞鱼雅罗》等优秀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让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这两年,建设“数字松山”让松山城区多了上百家数码工作室、制作公司。偏远乡村的农民将音像资料通过网络传到制作中心,几小时后,农民在自家炕头就能欣赏到定制的音像制品。通过这种模式,制作婚庆纪实片和家庭小电影的经营户几年之间遍布松山。20多名高校人才被引进动漫园,并很快开发出《阿路龟》、《珠尔吉格龙》、《民防相声》、《科学在我身边》等一批原创动漫作品。其中,《阿路龟》等已取得国家商标证书。“科技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产品又年轻了一把”是经营民族文化制品店面的小于这两年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经营的产品有一定科技含量,所以销路很好。

赤峰市民族文化工艺品研发中心对于科技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也深有体会。中心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加工工艺,边研发边生产,以民族服饰、皮质工艺品、动物标本及草原风情的沙画、米画、烫画、皮画、布艺画等为主营产品。产品浓缩了草原文化,格调清新,生动形象,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又不乏时尚风格。民族文化工艺品研发中心不但成为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和景点的签约合作单位,还成为大连民族学院民族特需品研发基地。

让文化园区对接市场

登上市场舞台的文化产业园区,是当地文化产业从业者梦想起航的地方。赤峰金狮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松山区玉龙街道投资建设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玉龙文化产业园,该产业园分为巴林石城、古玩城和书画城3部分,包含了影视、动漫、民间艺术、雕艺培训、体育等项目。这里不但成功举办了3届“古玩宝玉石暨赤峰市首届书画印材博览会”,还协办了央视《寻宝》栏目“走进赤峰寻宝活动”。每月一次的文化大集,也使园区成为文化产品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大卖场”。

凭借“大规模、高档次、多元化”等优势,玉龙文化园区几年来已累计接待全国各地的藏友、文博专家、书画艺人和爱好者30余万人次。“无笔飞书”艺术家姜尚志说,“这里是人们尽享收藏、鉴赏、观瞻巴林石和古玩书画之乐的会馆,是众多草根艺术家走向成功的摇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