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发展上水平 作风建设上台阶
贵州深化“干部下基层”帮扶活动
记者王新伟、通讯员吴秉泽

本报讯 记者王新伟、通讯员吴秉泽报道:日前,1000多名来自贵州省直各部门的干部前往各自联系点,开展为期一年的“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2010年底以来,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作风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各级部门通过“部门挂帮联系县”、“处长下基层”、“2万名干部下基层”等工作,有效地帮助基层单位和群众统一了思想认识,理清了发展思路,解决了一批影响发展的实际问题,为该省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贵州省组织部门不完全统计,“四帮四促”活动开展1年多来,全省有1.17万个党支部、1.67万名党员参加了结对帮扶,帮扶对象涵盖7331个行政村党组织、118万多名困难党员。他们帮助基层制定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2.3万个,落实帮扶资金39.7亿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7.3万个,排查矛盾纠纷3.8万多起。

毕节市威宁县迤那镇是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的“四帮四促”联系点,在相关部门的“集团帮扶”下,去年,该镇生产总值增长90.62%,财政总收入增长47.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5.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0.74%,达到5229.8元。

在基层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同时,广大干部也受到了教育,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贵州省委宣传部研究室干部蒋坤尧告诉记者,“我感受最深的是,深入基层抗旱救灾,不能搞蜻蜓点水式的‘身入’,只有饱含感情和责任的‘心入’,才能了解民情,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翔实的参考依据。”

基层群众普遍反映,“四帮四促”活动开展以来,到基层“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的领导干部少了,带着热情和真诚下基层的干部多了,住在农家、走在田间、解决困难的干部多了。

贵州省委副书记陈敏尔在全省深化“四帮四促”活动,扎实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健全‘四帮四促’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根据贵州省委的统一部署,省直部门要明确一名厅级干部为挂帮工作组组长,牵头负责挂帮联系工作,每年选派2至3名干部常驻挂帮联系县;联系乡镇的县(处)级干部每月到所联系乡镇或园区工作的时间不少于5天。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有1名干部常驻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了解民情、宣传政策、发展经济、化解矛盾和巩固基层组织等5项工作。

据了解,贵州省参加此次“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的各级干部将超过2万名。此前,该省还就扶贫开发、农村信访等方面的工作对相关部门的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