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建筑理念的精气神
赖 薇

只有继承和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其恰当地注入时代特色,从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我国建筑师王澍日前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

王澍为何能获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解释说,是因为世界建筑业承认中国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

从王澍的经历看,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建筑师,从未在国外创作任何作品,求学过程也完全在国内完成。面对全球化浪潮下城乡建筑风格趋同的现状,他始终坚守“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艺术学”,不断反思西方现代城市建筑观念,批判性地回归地域建筑传统。他说,“中国的建筑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这种自信和坚持,不仅为王澍带来了世界级的荣誉,更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引发的一场争论作出了回答。现代建筑是否应抛弃民族传统?环视我们周围那些地标式建筑,大多由外国建筑师设计,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高耸入云,摒弃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民族文化底蕴被盛行的崇洋之风吹得日渐凋敝,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也大受影响。试想,如果北京没有了恢弘大气的故宫,如果苏州没有了婉约精巧的园林,如果我们的城市都跟纽约、伦敦一个模样,谁又会记得中国?

失掉了自己的精气神,一味地模仿,是成不了大家的。只有继承和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其恰当地注入时代特色,从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正如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所说,“与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如今,国际商业大片和时尚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都在昭示,拥有了民族特色才能让世界记住。其实,国际交流还有助于弘扬民族特色。越来越快的网速、越来越方便的传播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把本土文化展现给世界的机会。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黄金时期,并已成为全世界建筑业最大的市场。在国际上得不得奖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抓住契机,唤醒建筑界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理念的价值,不再妄自菲薄,不再盲目崇洋,转而尊重历史传统,珍惜民族特色,多设计出与群众需求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杰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