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村官,村里怎样把你留下
本报记者 陈莹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

武继军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党委书记。他招聘了一名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到村里工作,并根据他的专业把他分到了村里的农业科技园。一个月后,这名大学生村官辞职了。事实上,这3年来,武家嘴村一直不断从大学生村官中选聘农业人才,但一个也没能留下来。

“他们都是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和我们的产业密切相关,都是一两个月后就辞职离开。”武继军代表说,这个靠水运发展起来的渔村,连续19年位居南京综合实力第一村。虽然如今造船水运依旧是主业,但村里看准了现代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起18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也是高淳第一个省级农业园区。

分析了形势、做好了布局、规划了产业,缺的就是人才。“他们可以成为农村科技员,可以在农业园区里转化科研成果,可以把现代农业做成大产业。”招人之前,武继军代表怀着这样的心愿。但是,这些学“农”的大学生却看到“农”字不想留、看到“农”路不愿走。武继军代表的招聘没有成功,他带着自己的建议来了两会: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人才队伍。武继军代表遇到的问题不是个案,全国人大代表、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说,乡镇企业也很难留住大学生,尤其是在一线岗位。

怎样才能使大学生们在村里安下心、扎下根呢?

其实,任职期满之后的大学生村官都需要谋出路,乡村留不住他们,原因有二:

一是认识。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从高校毕业后跳进“农门”是个并不理想的选择,心里会有疙瘩。这既源于他们对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不够,对自己在一线岗位坚守的信心不足,也因为他们缺乏对土地、对农村的热爱和热忱。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所说,“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去基层,但对很多人来说,目前这种选择只是一种过渡。”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一旦成为大学生选择村官这条路的初衷,那么,农村广袤土地对他们来说吸引力的确没有那么大。

二是后顾之忧。虽然与村里的老百姓相比,“村官”们的收入不算少,但和在大城市、大企业工作的同龄人相比也的确不算多。武继军代表说,他曾经尝试着“以薪留人”,但还是没能把人留住。这是因为和薪酬相比,编制的问题显得更大。如果这些大学生能以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正式编制序列,情况也许会有改观。现在,他们既不像村民有土地,又不像乡镇干部有编制,自然也缺少深深扎根的勇气和动力。

改变认识需要时间,“考上大学就是跳出农门”、“进了编制就有了铁饭碗”,这些观念的确根深蒂固。农民增收、农业科技进步需要人才,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会对农业专业人才产生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们也需要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农村恰恰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农业的发展会让他们看到前景,社会的鼓励能给他们减轻思想包袱。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给大学生扎根农村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