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三化”破解“三农”难题
本报记者 党涤寰

“老宅基地上的旧房比这两层小楼可差远了,土地流转后自己不用操心种地,还可以到村里的面粉厂里上班挣工资,心里美透了!”55岁的李凤山是河南舞钢市枣林镇农民,说起近年来农村生活的变化,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他身后是刚刚建成的枣园社区,一排排造型新颖的小楼,加上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村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为了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基点,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大力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服务业等,积极为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努力破解“三农”难题。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河南省新乡市以土地流转为载体,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等高效农业,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新乡市登记流转土地已超过20万亩,土地流转区域亩均收益与流转前相比提高了2倍多。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舞钢市采用多种商业运作模式,共筹措资金1.1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舞钢市城镇化率达到50.9%,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为确保入住新型社区的农户有稳定的收入,舞钢市坚持社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定位同步进行,因地制宜地为每一个社区规划了相关的产业作为支撑,为入住农民就业或从事家庭经营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舞钢以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表示,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配置。

目前,河南省规模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和一批城市新区,开放载体和平台日趋完善,同时,河南正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通过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途径来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2011年,河南省积极探索城乡户籍、社会保障等改革,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等突出问题,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城镇人口已突破4000万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