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计划新开工建设700万套,加上去年新开工的1043万套,实际在建的有1700多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施工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保障房和商品房应该同时建设,互为补充。”郑新立委员说,新加坡等地区都建有类似的保障房。低收入群众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有所居,高收入人群则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房。建设保障房,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抑制城镇的住房价格。
眼下,不少已经竣工的保障房将陆续进入分配阶段,公平分配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线”。“确保分配公平,制度建设是关键。”郑新立委员认为,为确保分配公平,要加强3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享受保障性住房家庭的收入标准,强化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与街道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联动审核及信息共享机制。二要完善保障房的退出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确保有限的保障房资源可以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众,一旦入住者收入变化、不再符合入住条件,要能迅速退出。三是进一步统一保障房面积标准,确保住户的基本需要。保障房不能离城市过远,最好与商品房建在一起,这样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