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农民提供普惠式金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 王 华

农村金融之所以难,在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农村贷款的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他们的金融需求在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和工商企业有所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比如,农户需要生产性贷款和生活性贷款;农副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生产经营存在一定风险;各家农户与不同农村企业的生产规模、所需贷款规模差异都很大,等等。

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制约着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

创新是破解农村企业和农户“融资难”、“担保难”的有效途径。作为基层金融机构,要坚持特色经营,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对症下药。通过金融创新,解决涉农融资难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金融业发展的包容性,建立一个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与城市相比,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支付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有很强的现实性。

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制和均等化建设,改变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建立普惠式金融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覆盖不到的农户、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提供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普惠式金融服务的特点,是业务操作门槛低、手续简便、高效快捷、费率低廉。

调研时我注意到,不少劳务输出大县,每年逢春节等务工人员返乡时节,乡镇的农村信用社网点前都排着长队。现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了独立的银行账号,但在这些乡镇多数银行并没有设立网点。

由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投入高、产出低,金融机构加大投入难,可对新增ATM机、POS机的金融机构或合作商户给予财政补贴。另外,各部门应加强协作,降低农村地区汇兑手续费、银行卡年费等支付服务价格,使金融支付环境的建设,能切实做到惠民利民。

(本报记者 喻 剑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