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获批后,西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如何在经济提速的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发展特色产业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3个:如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章远新说。
章远新代表说,“西部各省区市都在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广西提出要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甘蔗产业为例,广西的甘蔗产量占全国的65%,糖业的能耗水平目前全国第一,对甘蔗的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做得非常好。”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飞跃。这让全国政协委员、西藏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康尼·巴桑喜形于色。“从阿里到拉萨,以前开车要3到4天,现在最快只要20多个小时。2010年7月1日,阿里昆莎机场通航了,从阿里飞拉萨只要两个小时。”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开放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产业梯度转移正在加速进行。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阿什老轨说。他向有关部门建议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两化”融合步伐,让西部地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掘生态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保护生态是加快发展中的一道考题。
“在新10年西部大开发中,旅游应该成为重头戏。发展旅游业是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连友农说,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这些资源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很多贫困山区土地少,但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那里有好山水好空气,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金饭碗’,关键是如何规划、如何扶持。”连友农代表认为,“只有让群众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是宝贵资源,他们才能更加自觉地保护好生态和家园。”
深入挖掘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也是一条发展路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张加春说,“水族的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的挖掘能带动群众致富。发展经济不能破坏生态,同时要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说,“青海确定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和‘文化名省’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青海要发挥区域优势,对原始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和提升,走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他建议,加快昆仑国家公园建设,公园包括青海省的海西、海北、海南州,以及三江源、可可西里部分地区,可带动青海乃至西部地区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多赢。
代表委员们还提出,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新10年政策推出的机遇,把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统筹起来考虑,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心,有持之以恒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快一点、更扎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