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预算安排看,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4%的目标可以圆满实现——
让教育资源更均等分配
本报记者 王 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教育资源均等化”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当前,教育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公立重点学校能得到更多资金、人才,而民办教育、偏远地区则相对缺乏资源。”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告诉记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他认为应当出台政策,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难点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认为,在城里挣钱多,对象也好找,各种机会也多,老师们很少会愿意去农村。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在每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应当拿出更多的比例给农村和偏远地区。而且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不仅要提高教育质量,也要方便孩子就近上学,以保障他们的安全。

“现在,所有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挤进重点公立学校,认为那里有更好的老师和学习环境,超容现象严重,而如果我们的民办教育更加完善,就会缓解这种状况。”作为民办教育的领军人物,黄藤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的提法非常认同。黄藤代表说,今年陕西省拿出了3亿元来补贴民办学校,为民办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加了动力。“民办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也是市场有效配置教育资源的体现。”

“要解决教育均等化的问题,不仅要多投钱,还要管好钱,要解决经费投入均等化的问题,还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支出结构。”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认为,把教育投入落实到位很关键。一年多来,各级政府和教育战线紧紧围绕财政保障问题开展工作,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用于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从预算安排看,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可以圆满实现4%的目标。

艾洪德代表说,在强调中央政府教育支出责任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是关键一环。同时,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增长之后,如何保障这些经费使用得更合理、更科学,如何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机制,使教育经费的增长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管理方面,应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为核心,加强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纪检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使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