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儿?
□ 本报记者 朱 磊 金 晶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凤(中)、毕小平(右一)在驻地和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交流,鼓励即将走入社会的他们到基层去创业。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话题聚焦:

大学生本是人力资源市场广受欢迎的高层次人才,但近年来却被“就业难”困扰。现在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节,供求两难的尴尬局面仍未缓解。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是什么?理顺失衡关系的难点又在哪里?

对话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郭国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 江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忠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忠言

北京某视频网站职员、2011届大学毕业生   张慧颖

2011年,张慧颖毕业于河北一所普通大学,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她只身来到北京找工作。在费尽周折后,她应聘了一家建材公司做文案,看着公司简陋的办公条件,张慧颖内心有些失落,上班没几天就辞职了。

一个月后,张慧颖在一家视频网站找到一份编辑的工作,起薪税前4000元,“五险一金”扣完后能拿到3000多元。虽然待遇比预想的低,但她觉得这份工作不错,基本满足了她想做一个公司白领的要求。

张慧颖的表妹今年也要毕业了,开始借宿在她家里找工作。今年,像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80万,近10年间增长了5倍。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来自高校、科研单位和用人单位的代表委员,和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一起,共同求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年年喊难年年难

怎么看?

□ 郭国庆代表 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

□ 吴江委员 主要是结构性失业。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并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端岗位。

□ 张忠言委员 难在大学生与企业、用人单位“心理预期”的对接上。

□ 张慧颖 有时大学生并不情愿去做一些很辛苦的工作,因为那些工作看不到发展空间。

郭国庆代表:大学生就业难,我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以往我带的硕士生往往是提前半年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今年4个硕士生只有一个落实了工作,其他3个还没有着落。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社会实践经验。

对大学生来讲,除了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以外,还需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才干。这样在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觉得招进来马上就能上手。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用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要叠加一个培养成本,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就能增强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

吴江委员:我同意郭国庆代表的观点。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失业。大学生作为高端年轻劳动力,面临着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尴尬的处境。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能提供的多数是低端就业岗位,大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收入和待遇,但目前产业结构并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高端的岗位。

张忠言委员: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他们与企业、用人单位“心理预期”的对接上。有时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对用人单位有着较高的期望值,用人单位也同样希望有对等的价值交换。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过去,希望踏出校门就能有高起点、大发展,就会在就业门前徘徊不前。

张慧颖:我觉得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学生太多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抢职高生的岗位,这样用人单位可以用更低的薪水,招到更高质量的人才。吴江委员讲得很对。有时大学生并不情愿去做一些很辛苦的工作,因为那些活儿即便是初中生也能干,看不到发展空间。所以有些大学生宁可失业,也要慢慢等待机会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

供需期待良性互动

如何对接?

□ 郭国庆代表 学校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销路”。

□ 吴江委员 对大学生就业政府需要提供充分的信息、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

□ 张忠言委员 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善于发现和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同时大学生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

□ 张慧颖 大学毕业生带薪实习既能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又能减少企业培养新手的成本。

郭国庆代表:学校要研究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然后确定哪些专业应该上,哪些专业应该保持现状,哪些专业应该下马。因为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销路”。所以要建立一个学校—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的良性互动机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

吴江委员:除了要把握好供求关系以外,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就业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比如,要提供好的信息平台,实施就业培训计划,以及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张忠言委员:刚才郭国庆代表提到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我认为非常重要。目前,迫切需要实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现有人才的信息共享,这可以通过建立人才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

现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已经出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方兴未艾,无论是从产业发展角度还是从企业自身需求来看,长期的人才储备都是必须的,所以企业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善于发现和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对大学生而言,积极应对比消极等待要好,转变就业观念,投身到社会大熔炉中锻炼一番,积累工作经验,也能为未来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张慧颖:我觉得应该鼓励大学毕业生带薪实习,建议每个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待遇可以适当低些。如果能力足够胜任的话,可以转为正式员工。这样不仅能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也为企业减少了培养“新手”的成本。

广阔天地待作为

路在何方?

□ 郭国庆代表 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生力军。

□ 吴江委员 应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

□ 张忠言委员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 张慧颖 找工作不要想着起点高,小公司照样有大发展。

郭国庆代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应该有所作为。从现实看,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生力军。

现在正是企业储备人才的最佳时期。大家都知道就业难,所以很多学生对待遇、就业环境等要求并不是很高,作为企业应该考虑得更长远一些。

另外,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创业园区,学生在毕业后如果一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在园区里自己尝试创业,学校也能给他们提供一些便利和支持。

吴江委员:建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工作。越是基层越需要高素质的大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既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也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基层人才队伍。正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大学生村官”就是很好的做法,现在下决心去基层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

张忠言委员: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不同的大学毕业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提高他们在困难面前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相关部门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将“创业课”纳入学校课程。

同时,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力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长期指导,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职业生涯和未来生活的认知、规划能力。

张慧颖:创业的事情我暂时还不想。在现在的单位,我要好好工作,希望能有所作为。我也想对刚毕业的兄弟姐妹们说一句,找工作不要想着起点高,小公司照样有大发展,只是看你踏实不踏实、用心不用心。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