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港澳台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哥的龙年心愿
“今年再开两家店”
本报记者 廉 丹
胡兆彤和他的龙记茶餐厅。廉 丹摄

胡兆彤算是港商中的“老北上”。1998年到北京开始经营一家港式茶餐厅,不成想一干就是十几年,生人变成了熟客,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龙哥”。

“龙哥”跟龙很有缘,属龙,茶餐厅的名字也叫龙记茶餐厅。48岁的胡兆彤2012龙年的心愿是,“想再开两家港式茶餐厅”。

那些年……

胡兆彤毕业于香港大学,之前一直从事建筑行业。1994年,胡兆彤出差到北京,无意中发现,偌大的北京城竟然找不到一家正宗的港式茶餐厅。于是,便动了要投资茶餐厅的念头。

“茶餐厅是香港的独特饮食文化,既可以喝茶又可以吃饭,聊天、谈生意都行,在北京一定会有市场。”胡兆彤说。

1998年底,龙记茶餐厅在北京正式开业。从那时起,胡兆彤就坚定信念要做一家地地道道的港式茶餐厅。

粥、粉、面、饭加甜品,是一间具规模的茶餐厅必备的几类食物。为了打造一家正宗的港式茶餐厅,厨师最初都是胡兆彤从香港带过来的。食材就更麻烦,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很多东西买不到也不知去哪买,胡兆彤就从香港、广东把重要食材运过来。尽管当时很多北京人还不习惯港式风味,但在北京的香港人很快就知道龙记是最正宗的,很多人会大老远跑来就为喝杯奶茶、吃碗云吞面。思乡之时,很多常驻北京的香港人还会三五一伙地在龙记聚餐、聊天。

“因为口味北方人不太接受、食材成本高等因素,生意前两年一直是亏的。很多朋友都建议我改做北方口味,或在港味的基础上再加些其他地域的风味。但我坚持认为龙记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地地道道的港式茶餐厅。”胡兆彤说。

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候,龙记也一直延续了正宗港味的风格。胡兆彤回忆道:“2003年‘非典’那几个月是龙记开业之后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很多餐饮店都歇业了,但龙记一直在开,口味、服务没有任何改变。”

胡兆彤的坚持证明了他的选择,如今龙记茶餐厅已经人气很旺。而与龙记同期在北京最早开业的几家港式茶餐厅却因改成北方风味早已关张。

这些年……

气候干燥、建筑陈旧、地域辽阔、不是很开放,构成了北京这个城市给胡兆彤最初的印象。

“北京这些年变化非常大,尤其是2008年之后,城市建设、绿化都很好,和香港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胡兆彤说。

而更让胡兆彤高兴的是,大部分食材现在都可以在北京买到,而且随着这个城市越来越开放,很多北京人开始接受港式口味,龙记的顾客群也从最初的港人占70%变为当地人占70%。但即便如此,一些食材胡兆彤还是坚持从香港等地采购,为的还是正宗的“港味”。

“我店里的咖喱是马来西亚的,奶茶是香港的,云吞面是广州的……”胡兆彤如数家珍。“各地水土不同,拿北京的水做云吞面就不是那个味儿,所以就从广东采购运过来。”胡兆彤举例说。

如今,龙记的店址也从最初北京京伦饭店旁的小巷子里搬到了北京市朝阳区的中海广场。虽然地处北京最繁华的国贸商圈,但龙记茶餐厅依然延续简单朴素的风格,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漂亮的接待,甚至略显狭小。但走进龙记,却有置身老香港茶餐厅的错觉,马赛克地板、实木桌椅、玻璃台面、挂在墙上花花绿绿的水牌,不禁让人联想起港剧中茶餐厅的画面。

“到北京十几年,我们的店面装修一直按照香港茶餐厅的风格做,甚至菜品的价格都是与香港同步定价。”胡兆彤介绍说。

过些年……

龙记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在港人圈里大名鼎鼎,在很多美食点评网站也受到各类顾客的好评。去年底,龙记在徐州刚刚开了家分店。今年,胡兆彤又有了新打算,想在北京再开两家店。

新店选址已经完成,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对前景充满信心的胡兆彤也道出了他的隐忧:“餐饮行业,尤其是中餐最怕的就是店多管理不善、口味不纯正。开分店,我还是要坚持做地地道道的港式茶餐厅。”

经营茶餐厅十几年,胡兆彤依然忙碌,为保证质量进货渠道严格选定,每批食材亲自把关。但胡兆彤在忙碌中享受着开店的乐趣。“开餐厅是个细水长流的行业,坚持自己的风格、品质做下去,和顾客变成老朋友时常见见,这就是我的生活。”胡兆彤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