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投资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堵住企业 不务正业之路
□ 齐 平

最近,围绕某央企下属公司是否高息放贷的争论沸沸扬扬,已经演变成一场“罗生门”。彻查事实真相需要一段时间,但令人深思的是,尽管直至目前并没有该公司违规放贷的确凿证据,但在一项网上的调查中,居然有接近9成参加者“宁可信其有”。

这样的舆论一边倒现象,固然有企业在公众面前表现失分的因素,但目前经济环境中“高利贷们”的客观存在,也构成了促使这起“高利贷门”发酵的现实语境。

去年下半年发生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暴露出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困境:一些企业正常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深陷高利贷的泥潭无法自拔;还有一些企业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原先赖以立身的主营业务,成为专门向银行融资再转贷出去的“融资平台”。

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不少钢贸企业打着钢材交易的幌子,通过循环囤地融资,又靠着土地增值、房地产投资以及放高利贷等方式弥补融资成本。由于资金杠杆不断放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房地产市场变盘、钢材价格倒挂等,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资金链断裂。

去年以来,在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金融资源错配的情形更加凸显出来:一方面“不差钱”的企业仍可以方便地拿到“便宜的钱”;另一方面是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饥渴难以得到满足,只有求助于成本高昂的民间借贷。于是一些“家有余粮”的企业充当了银行资金流动到小微企业过程中的“二传手”。

“吃息差”不仅成为中国银行业巨额利润的主要来源,也使众多原本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尝到了“靠钱赚钱”的甜头,加快了类金融化的步子。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央行的贷款通则,企业之间不能进行借贷,也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变相借贷融资业务。但是,如果资金一进一出,就可以坐收可观的差价,在实体经济的饭越来越难吃的情形下,这样“无风险套利”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挡,自然成为许多企业的“理性抉择”。

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原本千差万别,但现在也挤上了委托贷款、银行理财等生财路。据统计,截至2月23日,今年已经有19家上市公司宣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计划,共计约44亿元资金驻扎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有22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担保公告,为控股子公司和关联方从银行融资提供支持。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如果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格局依旧,而又失于监管,势必强化一些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剧资金从实体经济的流失。

最近,有关方面接连出台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扶持的力度,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小微企业倾斜,是为资金流向之“疏”;而强化对信贷资金监管,“堵”住企业不务正业之途,才能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