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的就业情况如何?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是否得到缓解?下一步的就业工作重点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
问: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
答: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4.6%的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快速增长,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深入推进,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2年,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今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有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现实中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部分地区“招工难”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二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三是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同时,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就业的影响加大,加大了就业工作的难度。
问:部分中小企业反映培养技能人才有困难,政府部门有何支持政策?
答: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措施。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有限等多种原因,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将指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支持。一是加大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使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都能享受到培训补贴政策,提高企业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和广大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引导和发挥好技工院校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人才培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三是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加快培养一批中高级技能人才,适应企业健康发展需要。
问: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关注度较高,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怎样的形势?解决的方向在哪里?
答: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首先是总量大,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预计“十二五”时期年均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00万人。但更重要的根源是结构性矛盾,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愿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一些毕业生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另外,一些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现行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等等。
党中央、国务院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的政策措施。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4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期望的岗位。同时,推动相关部门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毕业生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方式,使毕业生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相关政策,使高校毕业生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上下功夫。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将就业政策、岗位信息、职业指导等提前送进校园,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等专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