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伏:用自己的设备创奇迹
本报记者 黄 鑫

湖南麓谷科技园的外形看起来颇似航站楼,有两扇振翅欲飞的羽翼。走进去,长长的透明走廊顶端都是错落有致的光伏电池。“整个园区用了接近7万块单晶硅电池组件,装机容量12.82兆瓦,一年能发电近1200万千瓦时,占园区用电的四分之一。”承建该示范项目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所长刘济东介绍说。

园区由三条不同分工的生产线组成,分别是前端的光伏装备生产线、中端的光伏电池生产线和终端的发电站组件组装线。

最令中国电科自豪的莫过于前端的装备生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指着一台台正在做试验的装备,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禹庆荣告诉记者:“我们所有的装备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以前国内光伏产业装备进口率达80%,从2008年我们推出自己的装备以后,国产光伏装备应用率现在已经达到了80%。”目前,中国电科不仅为国内主要光伏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着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光伏装备,而且也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光伏装备最主要的供应商和整线生产工艺培训及服务企业之一。

“工艺是装备的灵魂,好装备还要有配套的好工艺。”在光伏电池生产线上,禹庆荣为记者一一介绍了各种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比如清洗制绒、扩散制结、刻蚀、烘干烧结等工艺。经过了这一道道工序,一块块方棱角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和一块块圆棱角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便整齐地出炉了,并被送往下一条生产线,组装成各种各样的终端产品。

“正是因为有整线装备、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国电科可以自豪地对客户说,你只要告诉我你需要一个多少产能的光伏生产厂房,然后就等着拿钥匙就行了,我会提供整套设备、系统和工艺,这就是整线集成能力。”刘济东形象地说。

技术优势带来了产业优势。目前,中国电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商、国内主要光伏电池生产商、锂电池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北京、天津、长沙、石家庄、太原、平凉拥有总计2000兆瓦综合产能的太阳能单/多晶片、电池片、组件产业化基地;在长沙建设了国内最大的年产6000台光伏装备流水线总装厂房、光伏装备升级换代及新产品研发实验平台、光伏产业链整线交钥匙工程示范平台和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大规模生产验证平台;在太原建设了300兆瓦硅片加工项目;在甘肃平凉建成了500兆瓦太阳光伏电池产业化项目等等。

凭借自己的设备,中国电科创造出一个个光伏产业的奇迹:2011年,中国电科太阳能光伏综合产能达到2000兆瓦,位居国内第四,装备整线交钥匙能力世界领先;累计为国际、国内客户提供168条整线交钥匙工程,产能达4200兆瓦;组建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5兆瓦硅晶体光伏电池生产线,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8.5%以上,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7%以上。

也正是凭借光伏业务的异军突起,中国电科新能源产业产值从2006年几乎为零增长到2011年的近55亿元,成为集团公司民品产业中自主创新能力最强、核心竞争能力最为突出、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支柱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