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守在“贴心嫂子”互助组
本报记者 苏 琳
留守妇女在“妇女之家”参加“贴心嫂子”互助组小组活动。 本报记者 苏 琳摄

2月8日早上9点,牟伦芳来到位于县城中心的社区“妇女之家”。“表妹家里有点‘情况’,让我转告她,请她放心。”打开电脑,通过视频,牟伦芳与远在广州打工的表妹聊了起来。

牟伦芳今年41岁,是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黄金包社区人。“老公在广东打工,儿子在县城读高中,每个星期我都要到这里‘工作’两整天,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做点事,主要做心理咨询。”

39岁的蒲昌兰,是三峡移民,丈夫在广东做管工。“我很开心,家里住得比以前宽敞多了。去年,女儿考上了云阳师范学校,读幼师。去年我加入‘贴心嫂子’互助组,经常跟这些‘贴心嫂子’们一起织毛衣、做鞋垫、聊聊天,帮助姐妹们做点事。”蒲昌兰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刚刚做好的一副鞋垫。

像蒲昌兰、牟伦芳这样的留守妇女,在云阳县还有很多。

云阳县2010年11月开始“妇女之家”建设,年底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2011年通过实施“五大”抓手、“八有”标准,让“妇女之家”成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阵地、集合地,成为广大妇女的温馨所、倾诉场。

黄金包社区是由三峡移民搬迁组建而成的社区,地处县城中部,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1898人,3183户,其中妇女5178人。近年来,社区妇联健全活动机制,根据妇女的实际需求、切身利益、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类文体活动及关爱行动。广大妇女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改善了社区妇女的生活,提升了社区妇女的形象。社区组建了红歌、腰鼓、健身操、拳剑、柔力球、石桥湾等6个“贴心嫂子”互助组,成员中60%是留守妇女。社区每周还组织开展2至3次生活帮助、情感关怀互助活动,使不同层次的留守妇女感受到妇联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重庆市妇联副主席方俐告诉记者,在开展互助组组建工作中,各区县妇联精心打造品牌,努力实现一个区县一个品牌、一个村一个特色,成功推出一批抓得实、效果好、叫得响的互助组织。

南岸区成立了“留守妇女互助家园”,下设互助组,全区97个互助组吸纳了985名留守妇女,参与率达到100%;南川区成立了“留守妇女帮帮队”,250名队员帮助留守妇女抗旱300余亩,抢种农作物160亩;彭水县成立了种植、养殖、刺绣、红白喜事、健身娱乐等各类“苗家姐妹”互助组389个,开展互助活动846次;梁平县成立了“柚乡大嫂”互助组744个,帮扶17635名留守妇女人均增收525元;开县成立了504个“姐妹互助组”,6万多名留守妇女参加,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酉阳县成立了“土家最美大嫂”农家乐互助组,2011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垫江县在劳务外包产业链上建立了38个留守妇女互助组,通过生产加工中“手把手”、培训提高中“面对面”、项目运作中“点对点”三种互助方式,为留守妇女构筑就业致富的平台,受益留守妇女达2000余人。云阳县组建“菊花产业贴心嫂子”、“蚕桑产业贴心嫂子”等互助组42个,在帮助留守妇女发展生产、拓展发展空间、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建立24047个互助组,41.9万留守妇女在互帮互助中心手牵手,心相连。“‘妇女之家’让我们感受到了妇联组织的温暖,有了归属感,是妇联组织帮助、服务、培养妇女的好形式。”蒲昌兰颇有感触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