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搏奉献写真情
王恒真

一般地区的探矿,打一米坑道只需一两千元,而这里得花三四千元;一般地区的探矿,周围都是青山绿水,而这里是茫茫沙漠雪域高原;一般地区的探矿,大部分得靠国家投资,而这里却是企业自筹自支;一般地区的探矿,全都是边勘探边开采,而这里却是只勘探未开采。

怎么办?西北矿业人的回答是:拼搏,拼搏,还是拼搏!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年,仅仅是短短的一瞬。但是,渴望大开发、大发展的甘肃探矿人却历历在目:2007年至2011年,是西北矿业人奋力拼搏、卧薪尝胆的5年!

“东退西进”的战略大转移,使西北矿业人找到了为工业强省而探矿找矿的一片新天地。然而,仅凭着一腔的热情,并不意味着就能找到理想的高产矿床。

有人说,“从事探矿业,明明知道前面的路充满未知,但你还得无休止地往前闯。因为,一个几百米的探矿坑道打下去,这就意味着你投进去的几百万元很有可能是打水漂,一转眼无影无踪。一个探矿点选不准,这就意味着你投进去的几千万元很有可能落得个血本无归!”此言不虚。

据业内人士披露,国家批准的成千上万个探矿权,但真正能探到矿的只有寥寥1.5%至3﹪左右。如此之低的成功率,可见其高投入、高风险非同一般。这也正是探矿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别之处。

这条沙漠里的“矿区专用路”长达128公里,它虽然没有正规公路那么宽敞,但西北矿业人修筑它时并没有花国家分文的投资。不仅如此,他们仅每年修复被狂风刮毁的路基得花好几十万元。

但是,自从有了这条沙漠里的通天大道,处于罗布泊边缘的小独山探矿区便和敦煌市拉近了距离,各种大型的探矿设备和生活用品才得以源源不断地运进。

“以戈壁为家,披肝沥胆!”

“餐风饮沙,为勘探小独山钨矿而献身罗布泊!”

“即便是再苦再累,我们也会把为国家找出一个特大型钨矿——这个天大的事情办好!”

有人说:只有你亲临其境,才会真正理解践行这些豪言壮语背后的艰难困苦!

是的,就是在这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西北矿业人硬是凭着铮铮铁骨,用5年时间为国家探明了一座蕴藏着20万吨的特大型钨矿。

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对西北矿业所做的特殊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位在国有探矿企业工作近30年的老探矿人说,探寻一个规模不到20万吨的钨矿通常要花15年时间,而西北矿业勘探小独山钨矿只用了不到5年。如果不是这里的决策者的敢作敢为,这个特大型钨矿或许还会藏在地下难见天日。而已探明的敦煌小独山钨矿和甘肃地勘有色四队已探明的拥有19万吨的肃南小柳沟钨矿,不仅意味着拥有全世界钨储量优势的中国再增添了一个重重的砝码,而且意味着又一个新的钨矿生产基地将会在中国的大西北崛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