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内需最大的 潜力在城镇化
徐继华

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如果培育得当,城镇化非常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看,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同步推进城镇化。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发展到目前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史无前例,世所罕见,既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专家分析,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每年增加1000万城市人口,就需要1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加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增长,这个潜力非常可观。另一方面,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析,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稳定下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刚刚迈过50%的大关,城镇化率今后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近20年后才能达到70%。因此,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城镇化仍然能够较长久地有效支撑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必须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农村人口十分庞大,长期积累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推进城镇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如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发挥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如何加强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密切城乡联系,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如何完善体制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困难问题,等等。总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城镇化质量为战略方向,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