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春节后,新一轮招工热潮开始涌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在各地人才市场尤为明显。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全国人口年度抽样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这表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丰厚的人口红利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最大受益者。但这一情况正随着人口红利减退而发生改变。近年来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移师中西部,其在东部沿海的资产份额也逐步下降。东部不少企业或者每年都为招工费尽心思,或者为快速上涨的工资性成本压力寻求出路。产业的变动也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的担忧。

人口红利减退是每一个工业国家发展过程都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应该抓住的机遇。劳动力短缺必然使产业寻求新的发展载体,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或者加强资源管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来应对生产要素变化,都会促使产业走上改革创新的道路。

人口红利减退意味着非劳动力人口占比加大。非劳动人口的增多必然会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同时,由于目前社会保障难以高水平覆盖,又会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储蓄率。在目前较为充裕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条件下,借助人口红利减退的契机,进一步健全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可行之路。

人口红利减退是从整体上而言的,对于农村的很多地区劳动力依然较为充裕。目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于体制问题并不能充分融入城市,融入产业生产中。打通城乡二元模式,促进人口充分流动,让农村劳动力成为城市的一分子,这对于调整劳动力流动方向,遏制人口红利迅速减退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同时,人口红利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