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民生观察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温暖“流动花朵”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华中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带孩子们在“七彩小屋”做游戏。 吴佳佳摄

2月10日下午一点半,杨泽华等9名同学再一次来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红光路的利民学校,为这里的学生进行义务辅导。杨泽华告诉记者,他们是华中师范大学公益社团——“心心火义教之家”的社员,专门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提供义务支教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是共青团湖北省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一部分。据了解,自2010年5月4日“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以来,湖北省各级团组织不断探索完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长效保障体制,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穿过武汉市江汉区复兴五村的街道,走进狭窄的华安里社区巷子,一栋4层小楼是武汉市凌智小学成才分校。没有敞亮的大门,更没有操场,只有在这栋简易居民楼里分割出的一间间教室。走上只容一个成人通过的楼梯,记者来到四楼的屋顶,不足100平方米的平台上竖着一根六七米高的旗杆,同学们就在这里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分班轮流来做操。“学校有24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几乎全部是进城务工者子女,父母大部分在附近工作。”凌智小学校长孙红枫介绍。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郎坤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就长期服务于这座“屋顶小学”。“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学生们不仅消除了自卑心理,成绩也提升很快。”孙红枫表示,学校升学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接力支教的方式,郞坤共招募了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登上“屋顶小学”的讲台,平均每周授课22学时。郎坤说,几年来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让她已经形成了要为需要帮扶的孩子做点事的情结,她笑言这是一种“瘾”,“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我就觉得挺快乐、挺幸福的”。

不仅仅为“屋顶小学”的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支教,郎坤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武汉市帮扶农民工子女的第一线,先后为“集善之家”、“爱心午餐”等品牌活动提供专项志愿服务。

记者来到武汉市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时,68岁的金晖志愿者刘桃仙正在教孩子们做手工。性格开朗的刘奶奶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相信每个人都做一点贡献,这个社会就会更和谐。”

以招募老年人为主、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服务内容的金晖志愿者是最早活跃在武汉社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星星之火”。据悉,湖北省团组织在服务农民工子女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积极支持。

“学生公益社团服务农民工子女虽然效果很好,但服务的广度毕竟有限。”湖北团省委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陈艳告诉记者。为此,湖北团省委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先后组织了金晖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社区志愿者队伍,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关爱行动的开展,营造出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浓厚氛围,各级团组织还统一步调、以点带面、接力帮扶,形成了社会整体联动的工作态势。

由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的“畅游江城”关爱行动,组织部分农民工子女代表通过一系列的参观体验活动,开阔视野、增强对城市的认知度和归属感。自去年9月17日启动以来,“畅游江城”关爱行动已有300余名团员青年参与其中,500名农民工子女直接受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