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公平的贸易规则应当改改了
陈 建

由于制定规则者话语权的非对等性和规则适用对象的差异性,许多国际贸易规则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益。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日前对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行为违反世贸规则的裁定再次说明,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仍存在某些不公平性。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日前裁定,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行为违反世贸规则。保护稀有矿产资源现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这一裁决再次说明,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仍存在某些不公平性,使得部分国家得以借公平贸易之名行贸易歧视之实。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并不断完善对部分资源类产品,特别是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资源性产品的管理,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和可用尽自然资源。以稀土为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在分离稀土的某项工艺中,每开采1吨稀土会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的尾砂。稀土开采对环境破坏之重,加强对其管理的任务之紧迫,由此可见一斑。也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稀土储量同样很大的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至今没有或早已停止大规模稀土开采。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1%,而如今中国稀土产量却高达全球90%以上。

中国对稀土等可用尽自然资源出口的限制有理有据。根据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第四条第5款,“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为了保卫这些资源,每个国家都有权采取适合于自己情况的手段,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任何一国都不应遭受经济、政治或其他任何形势的胁迫,以至不能自由地和充分地行使这一不容剥夺的权利。”有专家指出,目前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存在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的行为,许多发达经济体对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更是倍加珍惜。

既然如此,中国的限制出口行为为何还被裁定为违反世贸规则呢?

应该说,世贸组织具有维护其宗旨并保证贸易规则实施的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法律制度,各成员愿意通过其争端解决机制化解贸易摩擦,这也使其成为维护国际公平贸易秩序的最有力机构,并有力推动了国际公平贸易秩序的建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毕竟是在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主导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制定规则者话语权的非对等性和规则适用对象的差异性,包括世贸组织规则在内的许多国际贸易规则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这些制定国的利益。

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演化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冲突与协调。尽管目前世贸组织有150多个成员,其中发展中成员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占绝对优势,某些发达国家成员仍然对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起着主导作用。发达成员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易于主导国际贸易谈判进程,并将其意志体现在规则制定中。而部分发展中成员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往往处于被动、从属和依附的地位,甚至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

因此,对发展中成员而言,参与到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之中,风险与收益同在。面对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规则优势”,当务之急是继续加强对世贸组织“语言”的学习,熟练掌握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国际贸易地位,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促成不公平贸易规则的改进和修正,进而通过这些规则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保障。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