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了合作社 收入大幅增
本报记者 党涤寰

“以前,种地打的粮食除去化肥、种子、耕地款等费用,落不下几个钱。如今,公司照单种菜,蔬菜全部定量供应大饭店、超市,俺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两三倍。”日前,河南省舞钢市兴凯蔬菜有限公司的大棚里,正在采摘黄瓜的张秀荣告诉记者。

张秀荣是八台镇彦张村村民,她把自家土地租给兴凯蔬菜有限公司,每亩地每年800元,她和老伴在该公司担任有机蔬菜管理员,两人每月能挣到1800元。既收地租、又拿工资,一家年纯收入2万多元。

去年,八台镇引进了6家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路子的企业,把耕地成方连片地流转过来,再把农民培训成产业工人,标准化、订单式生产。

为摆脱农业高产低效的局面,舞钢市大力引进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借助龙头企业的技术、品牌、资金、市场等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助推农业生产方式转向产业化、高端化和品牌化。目前,该市已培育出瑞祥牧业、汇源牧业、绿地林果、双龙面业、石漫滩大米、金田科技等43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8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

为了让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从根本上结成利益共同体,舞钢市通过组织和帮助农民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让农民真正成了企业的产业工人。目前,该市共建起各类专业合作社43家,拥有会员2万余户。以合作社为载体,全市注册农副产品商标36件,建成农产品交易大市场6处。绿地林果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每亩每年保底600元,按比例分红,社里得四成、入股分得六成的形式,增强了合作社在市场开发、有机认证等方面的带动能力。以生猪良种、繁育、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瑞祥牧业,辐射带动周边600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年增加农民收入近20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