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叫停票据类信托意在管控融资规模
刘 畅

经济时评

作为银行的表外融资业务,票据类信托产品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大量的银行承兑汇票事实上已经脱离真实的贸易背景,成为单纯的融资工具。叫停票据类信托可以被看作是银监会全面布控表外风险的开端。

中国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日前陆续通过电话形式告知各家信托公司,要求全面暂停票据类信托业务。从2010年银信合作被叫停,到2011年7月房地产信托事前报备制度的建立,再到停办票据类信托业务,快速增多的信托产品俨然成为“影子银行”的代名词,变相向市场提供信贷,也因此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票据类信托产品的标的物是银行的承兑汇票,银行向企业开具承兑汇票即是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一旦承兑汇票贴现就意味着占用银行的信贷规模。去年银行的信贷资金紧张,无法满足大量的贴现需求,于是有的银行就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票据类信托产品,募集的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的商业票据,银行得到资金后再向企业贴现。票据类信托产品的认购门槛为100万元,期限大多为半年,年化收益率普遍在7%到8%,个别产品甚至高达9%。

从形式上来看,票据类信托可谓是一个银行、信托公司和投资者“三方共赢”的产品。对银行来说,票据类信托帮其绕开了信贷规模限制,又通过贴现利率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对信托公司而言,该项业务并不在银信合作被禁范围之内,风险低又能获得收益;对投资者而言,最高可达9%的年化收益率十分可观。

但是,在央行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框架中,银行承兑汇票是表外融资的一种重要类型,而票据类信托产品又属于银行的表外融资业务,其风险不容忽视。

去年银根持续收紧,催生了类似于票据类信托这样的银行表外业务的滋长,今年年初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时首次提到,要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着力减小风险的扩散性,而叫停票据类信托则可以被看作是银监会全面布控表外风险的开端。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银信“深度”合作导致的当年信贷规模管控事实上失效的阴影或许还让监管层心有余悸,叫停票据类信托更重要的是出于对社会融资规模管控的整体考虑。

目前,大量的银行承兑汇票事实上已经脱离真实的贸易背景,成为单纯的融资工具。广为盛行的模式是,银行先为企业贷一笔款,又要求企业“分文不得动用”,全部存回银行作为保证金存款,然后银行开出100%保证金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再找其他银行贴现。在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下,银行不愿提供贴现或者贴现利率极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票据类信托相当于引导社会资金,为持有票据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这无疑助长了银行“多开票”的行为,进一步加剧票据脱离真实贸易背景的状况。

由于多家银行涉足票据类信托业务,因此银监会的强硬叫停对银行而言可能影响较大。但对信托公司而言,仅有3%的信托收益除了让信托公司靠打“擦边球”挣点“牌照费”外,剩下的则是培养了信托公司的惰性又加大了风险管控成本,叫停该项业务可谓势在必行。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