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31日讯 记者张济和报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今天在文化部举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等41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获此殊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
为了树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典型,引导探索总结有益经验,文化部开展了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审原则和标准。经过专家初评、逐项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审议、公示等程序,2011年10月31日命名公布了41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据悉,文化部将制定印发《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意义、原则、措施、工作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为科学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