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殖能手的期待
本报记者 雷汉发

1月19日,河北平山县穆家庄村穆振国的种貂养殖场里热火朝天。“去年咱们特种养殖场的收益是近两年最好的一年,种貂存栏最多时达到16000余只,一只卖到350元,年收入500多万元。这不,为了方便业务联系,咱新买了一辆汽车当‘年货’。”穆振国指着途观越野车自豪地对记者说。

十几年前,穆振国回到村里自主创业。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他硬是让濒临倒闭的养殖场起死回生。如今穆振国的养殖场已成为全县养殖产业龙头,他也成了附近有名的“养殖大王”。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起来那才算富。”为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穆振国不仅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无偿传授给乡亲,还为贫困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专门成立了中山貂狐产销专业合作社,为参社群众统一购买疫苗、饲料,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收购和外销。

“去年,咱也参加了合作社,一张貂皮能比以前多卖20多元,一年下来多收入15000元。”在穆振国的种貂养殖场学习的王照国满心欢喜。

“咱们今年还要继续改良品种,扩大销路,让更多群众富起来,来年都买小汽车做年货。”穆振国对未来充满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