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规模创出3132亿元的历史新高,工行等5家大型银行次级债发行规模超过全国总量七成——
商业银行为何青睐发行次级债
本报记者 刘 畅

刚刚过去的2011年,商业银行面临的融资压力不小,从年末异常火爆的次级债发行市场便可见一斑。

2011年12月29日,工行500亿元次级债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次日,兰州银行、南昌银行各自发行了2011年次级债,其中,兰州银行发行规模为10亿元,南昌银行的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

截至2011年12月30日,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发行次级债规模达到3132亿元,大幅超过股权融资额,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工行发行880亿元次级债、农行发行500亿元、中行发行320亿元、建行发行400亿元、交行发行260亿元,共计2360亿元。也就是说,5家大型银行的次级债发行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七成。

看来,次级债已经成为2011年银行最为青睐的资本补充方式。

股权融资受冷落

2011年仅有两家商业银行采用股权融资的模式补充资本,大部分银行则选择发行次级债。

2011年,有不少银行推出了股权融资的方案,但是真正在年内完成再融资的商业银行只有两家,分别是中信银行和华夏银行,合计股权融资金额为459亿元。

“这一方面是因为2010年已经有不少银行在A股和H股市场完成再融资,并且他们作出了几年之内不再进行股本权益性融资的承诺。另外一方面,眼下资本市场表现欠佳,也没有哪家银行愿意充当‘抽水机’的角色,稀释本来就很紧张的流动性。”华夏银行特约研究员吴健雄表示。

正如吴健雄所说,发行次级债是我国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的补充资本的方式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发行次级债与混合资本债券等。

相比而言,由于次级债的发行对象全部是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次级债发行后也不在股票市场流通,既不会摊薄老股东的权益,对股票市场也没有直接影响,因此相比股权融资,次级债更受青睐,这也是2011年商业银行选择次级债而非股权融资进行资本补充的原因。

市场融资压力仍然偏大

有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扎堆”发行次级债,意在应对长期资本约束。

对银行而言,发行次级债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附属资本,为未来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也有目共睹,明显高于银行间市场次级债的发行利率。次级债补充的资本所带来的回报,不仅可以覆盖发行次级债的融资成本,还能对银行拓展业务和利润的增长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

“发行次级债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优选,因为2011年银行的存款出现负增长,这使得银行的放贷能力变弱。另外,存款准备金率也处于历史高位,如果银行想让自己的贷款节奏更加灵活,就需要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吴健雄说。

2011年资金面偏紧、资本充足率下行风险加大等因素,让商业银行比较“忐忑”。同时,在2011年5月,银监会曾表示在今年1月1日将实施银行业监管新标准,即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和10.5%,对应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9.5%和8.5%,这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不小的考验。

有分析认为,银监会已经推迟了新标准的实施时间,这或许意味着急于补充资本金的银行可以喘一口气,从而调整次级债的发行节奏。

对此,吴健雄表示,今年信贷的增量仍然会保持高位,在经历了2010年逾2700亿元的股权融资,以及2011年3132亿元的次级债融资后,今年上市银行再融资压力仍然不小,不排除再次采用发行次级债的方式。

截至目前,还有多家银行的次级债额度并没有用完。建行股东大会此前曾通过了拟于2013年8月31日前发行800亿元次级债的议案,但仅于2011年11月初发行了400亿元的次级债;工行今年也有200亿元次级债的发行空间。

但是,今后次级债的发行也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日表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总体容量有限,而企业资金面偏紧又导致其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同时,受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质量要求的影响,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将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

阎庆民指出,商业银行要逐步通过内部转移定价等措施加强不同业务资本占用水平的考核,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业务结构,从而节约使用资本。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