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时工” 不是“挡箭牌”

某相声剧团日前在首都机场到达厅与外人发生冲突,并有人员受伤。但剧团负责人称:打人者非剧团人员,而是临时工。

一段时间以来,“临时工”这一角色成了很多单位理所当然的“挡箭牌”。君不见,城管打人是“临时工”干的、上班打牌是“临时工”干的、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咆哮是“临时工”干的……面对危机,似乎只要适时抛几个“临时工”出来,立马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时至今日,“打人者是临时工”成了某些人的思维定式,似乎只要说成“临时工犯错”,相关负责人就不用承担责任,这显然是当前追责制度的缺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打人者真的是临时工,用人单位也必须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一些人专门用临时工来做“挡箭牌”的恶习。

蒋跃新作 新华社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