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
——记武警某师政委丁晓兵
张 忱

本报记者 张 忱 通讯员 郭海涌 颜贵斌

元旦过后,在武警某部的第一堂新兵教育课上,当一位独臂教官走上讲台时,新兵们发出一阵欢呼,这是他们的偶像——独臂英雄丁晓兵。

1984年,丁晓兵在边疆重大军事行动中失去了右臂。作为一等功臣、“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获得者,他原本可以在国家的呵护下选择安逸的生活。然而,28年过去了,丁晓兵以“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精神,用一只左臂创造了军营中的非凡人生,获得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

20多年来,从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直到担任师政委,丁晓兵挥动着左手,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数百次重大任务。他常对官兵讲,“军人承载的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军人的价值就是不辱使命,生死关头用生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2011年7月上旬,部队驻地附近突发森林大火,丁晓兵带领1300多名官兵赶到火灾现场。扑火过程中,风向突变,大火从两个方向朝丁晓兵和40多名官兵扑来。紧急关头,丁晓兵沉着应对,科学指挥,带领部队成功扑灭大火。战斗结束后,大家发现,丁晓兵的踝关节已经脱臼,全身多处被大火烧伤,断臂处向外渗着血。

丁晓兵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作革命军人的政治责任。近年来,丁晓兵带领的部队有200多人次为贫困学生和贫困战士家庭捐款,平均每年捐款3万余元。在云南边陲,丁晓兵用多方筹措来的50多万元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作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丁晓兵深刻认识到,必须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营养。每次参加上级组织的重要会议,他都要整理会议精神,撰写宣传教育提纲,去年组织部队进行了10多次集中辅导和8次理论成果交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