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每周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洋牌”为何频出
王 琳

近日,一名网友打算网购一批“纽瑞滋”奶粉,却发现该产品在原产地无迹可寻。据调查后发现,“纽瑞滋”奶粉由新西兰两家公司代理生产,目前只针对中国市场,是又一款“中国特供奶”。

其实,“纽瑞滋”奶粉并不是孤例,此前“法国合生元”、“美国施恩”等都曾陷入“假洋牌”的争议中。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假洋牌“潜伏”到消费者身边,从家具到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一些企业热衷于穿上“舶来品”的马甲,将自己打扮成“国际知名品牌”,混迹于洋品牌行列。在市场竞争中,“假洋牌”通常为其商品冠以“100%全进口”、“原装进口”等名头,价格不菲,主打高端市场,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

有观点认为,“假洋牌”的盛行与消费者“崇洋”心理有关。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假洋牌”泛滥的背后也隐含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自身缺乏过硬的品牌,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同感并不强。近年来,一些行业的本土品牌时常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口碑不错的品牌也风波不断,挫伤了消费者信心,所以才有了消费者蜂拥到香港买奶粉、在网上找海外代购等现象。

“假洋牌”的层出不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本土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培育可信赖的本土品牌,非一日之功,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企业自身不断修炼内功,真正重视产品质量,用实际行动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