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本是城市农民工收拾行囊准备回家、孩子们开心欢闹的时候,但这个时候,北京却有为数不少的一批农民工家庭在发愁:孩子的“学校”在哪里?
张怀庆来自山西,在北京打工已有十多个年头。他对北京有着很深的感情:在这里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女儿。由于工作忙,在女儿1岁多的时候,张怀庆把她送回了山西老家。到今年春节,女儿就4岁了,张怀庆打算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上幼儿园。
“家里父母年老体弱,照顾孩子,他们越来越力不从心。”张怀庆说,“而且,我们就一个孩子,特别希望她能到北京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有可能的话,过完春节就把孩子带过来。”
张怀庆说,女儿自从知道了爸爸妈妈要把她带到北京的消息后,表现得特别兴奋。
有了接女儿到北京上幼儿园的打算,进入冬季,张怀庆就忙碌奔波起来。
张怀庆租住的房子在北京市海淀区二里庄。他仔细考察了一番,发现二里庄附近的幼儿园数量不少,有北京石油勘探研究院幼儿园、英才幼儿园、中国农机院幼儿园等。
北京石油勘探研究院幼儿园是一家公立幼儿园,而且是国家一级幼儿园,也是张怀庆前去咨询的第一家幼儿园。
幼儿园的答复很简单:学生已招满。
后来,张怀庆才知道,像这类公立幼儿园一般是不会向他这样的农民工敞开大门的,它们的招生对象首先是系统内的生源,如果不是系统内的生源,则会被要求交一笔数额不菲的赞助费。
从英才幼儿园回来后,张怀庆感觉很受“伤害”。英才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在26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参加兴趣班的额外费用。
“英才幼儿园的条件真的很不错。一日三餐全部由幼儿园负责,上午和下午还有课间餐,学校的设施也很好。”张怀庆说。
但是,张怀庆和妻子两个人一个月的总收入在4000元左右,房租和生活费是固定的支出,省不下。2600元,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奔波了一段时间后,有同乡向张怀庆建议去南沙滩附近的一家幼儿园看看,据说那里的费用较低。
第二天,张怀庆就兴冲冲地赶往同乡所说的地方。回来后,他只说了一句,“不太合适”。
离春节越来越近,返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幼儿园的事情还没有落实。张怀庆很焦虑。“实在不行就上,咬咬牙就上英才幼儿园吧。两三年的时间,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坚持坚持。”
焦虑的不只是张怀庆,在北京,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来自农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在城市中发展,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落脚到哪里。但,一个事实很清楚:他们渴望孩子能在自己奋斗的城市留下来,能生活得比自己好。
面对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入园的问题,社会上曾经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一部分人认为进城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重要贡献者,从情感的角度,应该接纳他们并为其提供服务,解决其子女入托难是应该的。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如果城市能够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好了,将会造成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挤占城市里现有的教育资源。
北京众多的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为农民工。他们子女的入园问题,被理所当然地忽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坦言,是因为“实在管不过来”。
像张怀庆这样“流动”的父母,既无“关系”让孩子进公办幼儿园,也没财力送孩子上民办幼儿园。他们的选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