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柳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企业创新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让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在较高的发展平台上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全市现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药、林纸、制糖、建材、烟草、纺织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为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步伐,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创新文件和激励政策,在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交流、优化人才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和措施,为建设创新型柳州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创新是柳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柳州市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桑蚕等重点产业和领域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重点推进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目前,拥有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及15家自治区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据统计,柳州市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从“十五”期末的179亿元增至2010年的59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稳定在27%左右。“十一五”期间,获国家及广西科技计划立项支持468项1.7亿元,较“十五”时期大幅增长。
在推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实践中,柳州市从自身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探索出独具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科技研发与产业化相结合。以产业化为目标,柳州市针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研究开发关键技术或重要产品,形成结构合理、互动互促的产业链;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全面提升柳州产业技术水平。
企业为主与政府推进相结合。通过完善企业与政府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机制,柳州市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观念、环境、制度、管理、服务等创新推动,促进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与理论、制度创新相结合。近年来,柳州加快推进企业的体制创新,积极探索鼓励非公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新政策及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环境。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和先进企业的合作,加大技术、智力、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
创意、创新、创牌、创业相结合。柳州在全市开展激励创意,吸纳创意活动;柳州将打造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示范区、循环经济的试验区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区;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产业扩张,形成品牌产业聚集群;通过激励创新,努力创牌,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深厚创业氛围,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相关链接
“十一五”期间,柳州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27265万元,年均增幅21.94%,重点支持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等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项目839项,带动社会科技投入78亿元,全社会创新投入逐年增长。
2011年已获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支持5项2490万元;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27项2030万元,获支持项目和经费数分别占全区的三分之一;获得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发中心50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
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柳州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探索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吸引、聚集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