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田东县委书记 王西冀
(一)
2011年10月20日下午5点多,柔和的夕辉染黄山顶,我和几个同志进入陇穷屯。
正是陇穷小学开晚饭的时间,孩子们排着长队领饭。我走进厨房,看到两位老师正在给孩子分饭菜,有肉、有青菜。我这次来没有预先通知,看到这么好的晚餐,我想了解是偶尔碰上的加菜还是天天如此。“平时也有这样的菜吗?”我问一位六年级学生。“天天都有肉吃,早餐还有米粉、鸡蛋。”他放下饭盒,向我敬了一个礼才回答,这个动作让我很受感动。
“学生的营养有保障了,他们负担如何?”我问正在打饭菜的老师。老师告诉我,“学生都享受两免一补,不用交一分钱。”扫视厨房,冰箱、消毒柜、不锈钢炊具等设备一应俱全。
村里家家户户最显眼的是门口和厅堂贴着的一副副对联,比如“科学发展真实在,家乡变化好又快”、“看今朝陇穷换新貌饮水思源,展未来瑶寨奔小康铭记党恩”……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村里利用一间旧房子建起了村史陈列室,展示陇穷的历史变迁和科学发展的难忘历程。
(二)
暮色四合,家家户户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村民们纷纷邀请我到家里做客。为了照顾“面子”,我只好“跑场”,不知不觉跑了7家。
餐桌上,大家边吃边兴奋地畅谈起3年来的变化,你一言我一语,谈到的大都是楼房盖了,水泥路通了,有水喝了,家具多了,菜肴丰富了,人的精神面貌好了,就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先前是猪粪臭,现在是花果香。
令村民大为感慨的是,这几年许许多多他们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干部”来了。数不清的领导一次次深入屯里访贫问苦,问计于民,排忧解难,指导工作。“小干部”也来了。自2008年11月起,屯子里掀起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在民房改造和屯内硬化、美化、绿化工作中,县乡干部采取包干制,几名干部包一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甚至掏钱帮群众拆房子、运材料、买家具……
在各级干部的扶持下,1000多万元资金投向通村公路、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建设、茅草房改造、办学条件改善、移动通讯基站等一系列扶贫攻坚项目。
我特别高兴的是村子里也有了“产业”。种竹子已达280亩,养鸡大户有10多户,村里还办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养猪场。
谈到一件件事情,讲起一个个干部,村民们显得很激动,讲着讲着就端起酒要敬,讲着讲着眼睛就慢慢地湿润起来。
(三)
陇穷村共有7个自然屯,185户759人。我这次夜访,就想和群众商量全村7个屯的下一步打算。晚饭后,大家来到村中心的榕树下谈天说地。我一坐下,还没讲开场白,群众就开始发言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讲。
有人说,“我认为种竹子最好。一来政府免费提供竹苗、护理费、化肥等,根本不用掏钱;二来有利于保护生态和发展乡村旅游。”有人说,“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有技能才能得高工资,政府培训要多搞一点。”还有人提议今后应该种植金银花、小榕叶,养蜜蜂等。
夜深了,群众意犹未尽。村支书请我讲几句。我谈了下一步的考虑,比如,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人畜饮水及水利设施建设、砌墙保土和填土造地工程、实用技术培训、改善办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一箩筐项目。此外,还谈到要大力发展养殖业、竹产业和让更多的人走出山外就业生活。
送走乡亲们后,我又分别与陇穷小学老师、陇穷村干部座谈,他们反映的主要困难是学生宿舍不够用、村民看病走太远。谈完后,我和乡、村干部打着手电筒察看村里的卫生室和新的学生宿舍楼选址。当时针指向深夜一点多钟,我才回到村民家住下。
清晨,我被一阵清脆的鸡鸣唤醒。3年前的早上,山村只有早起农民的忙碌声,并没有这番鸡鸣人欢的景象。而今,鸡鸣声仿佛一支澎湃的交响曲,洗去我一身的疲倦和睡意。早餐后,我告别乡亲走在了陇穷通往外界的水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