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世界产业变革大趋势
马志刚

这些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也初现端倪。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如何在这场全球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对于实现我国经济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十分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产业和经济格局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突出表现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都已经取得或正酝酿着重大突破,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融合更加紧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相关的新兴产业迅速兴起,全球正在步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非但没有放松对新产业的培育、减少对新科技的投入,反而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新的部署,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展开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眼下,我国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紧紧把握住这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抓住了战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个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也是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必争的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这个有利条件不仅来自于新科技革命创造的强大技术支撑;也来自于在相当多新兴产业面前,我国与发达国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超前的。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于能否在这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同样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无论是扩大就业还是改善人民生活,都不能没有传统产业。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以忽视传统产业。而是应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只有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

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创新占据制高点,产业发展才能占据制高点,才能在这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从我国的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实践来看,目前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应抓紧考虑加快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新技术发展创新最为敏感,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才能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科技创新才会有强大的原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也才会有质的改变,也才能有效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来看,技术研发创新也一般是由企业来主导,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当前,真正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关键应考虑在3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要在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上取得突破,让企业承担更多研究开发任务。二是要在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上取得突破,充分激发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三是要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上取得突破,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在这些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亟待多下些功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