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如歌”。1981年10月,2.5平方公里的厦门经济特区开工建设;3年后,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厦门岛;2010年8月,厦门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市。
“三十而立”。经过30年改革发展,今天的厦门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展现着经济特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现着“文明、和谐、活力、创新、生态”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魅力。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30年来,厦门特区人民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立足又好又快,
展现特区龙头作用
厦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按照“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实践作结论”的原则,紧紧抓住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和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机遇,奋发努力,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增长。2010年,厦门以占福建省9.6%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4.0%的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52.4%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展现了特区在海峡西岸城市中的龙头作用。
厦门以要素集聚促进发展提速,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资金、人才、项目、资源、信息的集聚。30年来,厦门经济年平均增速达17.4%,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二;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地区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60.07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6.01万元,比全国和福建省平均水平高1倍;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81年的1.95亿元增至2010年的526.02亿元,增长280.6倍,年均增长21.5%,比全国、福建省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1.19。
厦门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从起步时的轻工、食品到后来的电子、机械再到近年的光电、软件,厦门经济从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二、三产共推进、从高度外向型转变为内外需齐拓展,三次产业比例从1980年的21.6∶57.8∶20.6转变为2010年的1.1:49.7:49.2。厦门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经济质量与效益,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产出超过1.2亿元。2010年,厦门市电子、机械、化工3大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1.9%;重点培育的13条百亿元以上制造业产业链完成工业总产值23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4.3%;港口物流、金融业等10个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海峡西岸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保险、科技开发、文教医疗中心,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1981年增加1002.26亿元,年均增长17.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1年的21.9%上升到2010年的49.2%。
上图 繁忙的厦门海沧保税港区。
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摄
厦门统筹产业化和城市化,促进相互融合共进,实现“双轮驱动”:以城市化促进产业化,实施以港立市,构筑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综合承载和服务功能;以产业化支撑城市化,建设产业园区,不断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充实新城区的产业内涵,实现开发一片、繁荣一片。
坚持统筹兼顾,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厦门市统筹兼顾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城市和乡村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普惠的社会保障和公平的发展机会。
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厦门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承接国际资本转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1980年至2010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1.8%;截至2010年底,厦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007个,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9家;厦门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出口产品层次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厦门外贸业一直占据福建省外贸的半数,以厦门港为龙头的厦门关区外贸业则占据了福建省外贸的四分之三左右。2010年,厦门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570亿美元。
随着交通的日益改善,厦门建成了连接岛内外以及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形成了以厦门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促进了以厦门为开放窗口和国际经贸合作主通道的闽西南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闽粤赣相邻13地市经济协作圈的经济合作。厦门坚持把内地资源优势与特区政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惠互利、共荣共享,先后整合厦门湾港口资源,倡建闽西南5市、闽粤赣13市经济协作区,既优化本市、拓展腹地,又对接周边、联动发展,城市双向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今年7月,厦门市与漳州、泉州市签订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公共交通、公共资源等共享,加强合作、合理分工,加快建设闽南“金三角”。今年前10月,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厦门正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一流的自动化港口。
厦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岛内外一体化,以工哺农,以城带乡。2010年前,厦门岛内139平方公里是经济特区,岛外143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水平落后于岛内。近年来,厦门岛内中心城区和岛外集美、同安、海沧、翔安整体联动,形成了“一环数片、众星拱月”之势,城区建设面积从1980年的不足20平方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230平方公里。从2005年起,岛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岛内,2010年岛外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5%。
厦门着力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较好的社会保障,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率先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率先建立保障房体系,率先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最早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2010年,厦门财政的六成以上用于保障民生。
倡导环保意识,
建设现代文明城市
厦门确立生态立市理念,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先制定的就是环保条例,后又陆续出台近20部规章,研究制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在全社会倡导环境意识,推行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厦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实现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与此同时,厦门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环保工程。如今,厦门不但有了“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城市形态,而且有了“家在花园里、花园在家里”的城市环境;2010年,厦门市城区实现了步行500米有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的目标。2010年末,全市人均公园绿地19.35平方米,拥有公园66个、面积204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29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0.4%;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污水集中处理率91.2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厦门因此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此外,厦门还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为载体,倡导“开明、守信、创新、奉献”的特区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大力推进社区“温馨工程”、行业“满意工程”、农村“新风工程”和校园“成长工程”,开展“建文明城市,创文明单位,做文明市民”等一系列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