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还是在网上订票、订酒店,都绕不开第三方支付。对于第三方支付管理来说,2011年是一个尤为关键的年份,在这一年,第三方支付牌照正式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陆续发放了40张“支付业务许可证”(简称“支付牌照”),从9月1日起,未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相关业务。第三方支付企业因此获得了合法地位,第三方支付市场也因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得以进一步规范。
岁末盘点“牌照年”
今年5月26日,央行公布首批27家支付企业支付业务许可证,8月31日,央行网站公布了第二批13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第三方支付牌照在经历了支付企业的长期翘首以待后,终于落地,自此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POS收单、货币汇兑、固定电话支付等7大业务类型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首先,从行业的层面讲,通过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赋予第三方支付企业合法的地位,把第三方企业正式纳入到国家的政策监管体系下,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从企业层面讲,支付牌照是对获得牌照企业从平台系统、运营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各方面资质的一个有效认可,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分析表示。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央行提出了支付牌照申请,截至9月1日,通过申请公示的企业已达170家,其中既有用友、高德这样的软件公司,也有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巨头。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643亿元,环比增长22.4%,同比增长95%,预计全年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7886亿元。这些企业将触角向第三方支付延伸的用意因此不言自明。涉足这个增长迅速、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市场,一方面有助于这些企业延伸产业链、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服务客户,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未来向电子商务扩张做好进一步准备。
“牌照”带来支付安全
对于消费者来说,决定他们是否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安全。来自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安全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在网民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中,“账户密码被盗”和“遭遇木马钓鱼”造成资金损失的占比分别达到33.9%和24%,成为网民的头号大敌。但跟庞大的网上支付群体和交易量相比,目前国内拥有网络支付账户且曾遇到过安全问题的用户比例不到万分之五。
在确保第三方支付安全方面,支付牌照的下发相当于对支付企业的一次“大考”,为获得牌照,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备付金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强,因此已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网络支付系统均达到较高的安全水平。报告显示,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支付宝用户对安全问题解决满意度的比例最高,77.2%的用户对问题解决结果表示满意;网上银行、财付通和银联在线支付安全问题解决的满意用户比例差别不大,全部都在60%以上。
同时,监管部门为保障支付安全也进行了大量工作。银监会信息中心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处处长骆絮飞表示:“针对网上银行的攻击行为十分猖獗,银监会积极制订了有关网上银行的科技风险政策,也向行业多次发出了风险提示,积极采取各项监管措施,推动银行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银监会也将持续加强与公安、工信等有关部门的协同合作,采取综合防范措施,防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