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与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转型建立外贸新优势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外贸商品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这对我国外贸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占世界比重从1978年的0.8%提升到2010年的10.6%;位次也从第34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1位。从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的逐年迅猛增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排位的大幅跃升以及外商在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几个指标分析,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我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出口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还比较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外贸大而不强,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进程,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进一步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加。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仍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会遇到新的困难和压力。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工作,按照中央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加强贸易政策与投资、产业政策联动,加速进出口结构调整升级,提高进出口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品牌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一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把外贸发展的重点从追求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转变到追求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上来。一方面,在全球需求缩水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形势下,稳定出口的措施要高度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应。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压力倒逼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落实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在继续保住欧美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加新兴出口市场,比如加大对非洲地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拓展力度。同时,要实施贸易增值链提升战略、绿色贸易战略等新的政策导向,建立“十二五”时期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体系。

二是着力提高外贸商品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服务,多渠道、多方式增强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提升外贸商品质量、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商品、诚信经营等方面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宣传,客观介绍我国在提升外贸商品质量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增强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商品和企业的国际形象;加强协作,逐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行业中介组织、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齐抓共促外贸商品质量提升的有利环境。

三是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要提高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利用多种形式来开展今后的贸易促进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投资贸易的推动工作。要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在“引进来”上要从引进资金向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端人才和国际品牌转变,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做好基础工作,防范投资风险。要通过调整进口关税、扩大进口信贷规模等政策,鼓励增加能源以及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

四是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实施自主品牌形象提升工程。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沿贸易产品增值链的两端不断地延伸扩展,推动更有技术、增值和创新含量的零部件贸易体系的发展,推动更有人力资本投入和增值潜力的生产性服务链的发展,推动更有要素创造、开放竞合、文化创意的国际合作体系的发展,真正实现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五是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完善加工贸易的商品分类管理,同时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使外贸能够促进区域的平衡发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分工地位,在保持“中国制造”优势的同时,形成“中国创造”新优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承接转移要力争实现几个转变:产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产业链由短向长转变,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促进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区域由东部为主向东中西并举转变,引导加工贸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新兴贸易和投资市场。

(课题组成员:张凤香 武翠芳 李清俊)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